记得2012年参加王鹏老师的企业管理课程,这个问题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1,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
2,将来的你决定现在的你?
此时此刻,在继续阅读下文之前,请你在心中先回答以上问题吧。以上两个观点中你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01 愿景 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驱动力。
今年6月11日,在卡内基训练位于青岛诺德广场的办公室,夏明杰董事长在面试中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要给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一个建议的话,会是什么? 刹那间,我沉默了超过半分钟。这个话题,此前还真的没有独立思考和认真考虑过!
过往的记忆中更多是“就事论事”,回想之前对于参加复试或已正式加入公司的员工,交流最多的一般是建议TA首先要对自己在物流行业的发展有个3-5年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于是我回答:以我的个人经验,会建议TA首要制定自己5-10年的目标。时隔40天经过反复的思考、求证和总结后,我需要进一步“修正”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建议TA画出心中的“愿景”!
愿景,即:希望看到的情景,这不仅仅是一幅画面,更可以理解为未来将要实现的一组动态画面,或者丰富的场景“截屏”。对应的英文Vison,牛津词典有两层解释,其一是“视力”(the ability to see),意味是首先得能看见;其二是美景、想象力(the area tha you can see from a particular position ,你从某个特殊位置才能看到的区域)。我深深被第二个英文的释意所折服!
愿景,真的是站在不同的角度、高度,看到截然不同的未来!不同的愿景,也将把我们带往不同的地方。
无论个人、企业、甚至一个国家,都是在不同愿景驱动下的度过这“一生”;愿景,才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驱动力。
02 愿景的重要性
对于个人来说,愿景有时也被换成“理想”、“梦想”等词语,这三个词语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并不完全重合,但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都是属于人力资源“冰山模型”中水面下被隐藏的那部分。
流沙河在《理想》中说: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 …
理想是罗盘,给传播引导方向;理想是船舶,在这你出海远行。
“成为一家102年的企业”,这是马云为阿里巴巴制定的愿景。正是基于此愿景的指引,阿里巴巴集团能够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进行持续的业务迭代升级,以追求企业的基业长青;
苹果的愿景是“让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正是基于乔布斯这样的梦想,苹果公司才能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层层浪潮中被市场越来越需要,众多“果粉”手上的Iphone、iPAD不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仍的人手一台的“计算机”吗?
对于企业愿景,即“要做成什么样子?”,是创始人对企业最终的梦想。
如今的中国梦,也正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宏伟征途。
03 如何制定和实现愿景
这里仅针对个人论述我的观点。
首先,是一定要先有愿景。不仅是在头脑中想想,而是一定要书面化,最好是图文并茂并让更多人知晓。愿景是畅想出来、基于四维空间里“未来某个时间点"你的样子,不是某个数字的单一目标,而是包含了家庭生活、工作、财务、学习等方方面面的、未来的你的样子。
其次,要把愿景“降维”到可执行的不同方面,并将目标分解。每个领域再设置具体的目标;并且要把目标做分解,成为可实施的行动计划。例如,“我想今年考上山东大学的研究生”,这是一个学习方面的目标,按照往年录取成绩,180分比较保险,假设制定今年的目标就是200分(这是基本万无一失的分数),要分解成英语、数学、逻辑、写作各要考得多少分;其次,还可以根据往年真题和自己的实际水平,将每门功课的不同题型,再分解,直到你每做一道选择题、每阅读一篇文章,都知道是在朝你心中的“城堡”中码哪一块砖头。
最后,过程管理同样重要。常立志容易,立长志难!一旦确立了真正属于你的愿景,过程的PDCA循环就很重要,需要定期、不定期回顾你的努力、你努力的效率和效力,是否朝着正确的方向。
说到这里,或许你明白了我开篇的问题答案。
是的,当时的老师告诉我:要先看到未来的你的样子,才决定你今天的行动迈向哪里。
从这个层面来说,是将来的你决定现在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