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湄公河到红海,我一分钟都没有走神地看完,或惊心动魄,或激动落泪。那些军人和平民失去生命的场景,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并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更深层次的意义。
也许作者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思考更多,但每每这个时候,才会让我更加羞愧,处在和平地带还心生抱怨是多么的愚蠢和讽刺。
是的,我一向喜欢有血有肉,悲喜交加的作品。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夹杂着幸福、快乐、痛苦、迷茫、无助、坚持与希望的生活,凝结着无数普通人现状的生活。
这样的作品,往往让观众在看完后心头栽刺,久久不能平静,进而衍生出作品的源远流长。
如那部被诸多专家解读的《红楼梦》,若元妃一直是元妃,贾府一直是贾府,宝黛的爱情开花结果,再不济也是黛钗平分春色各有千秋,也许并不见得被如此之多之人品评解密。恰恰是因为这个封建家庭从贵重显赫到衰败没落,那些往日风光的太太老爷、公子小姐们死的死、疯得疯,原本不被重视的却归宿还不错,才更让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慨叹世事无常。
源于延伸阅读,最近在看路遥先生的著作《平凡的世界》,此刻正到了民办教师孙少平揽工的初期阶段,当他换了身崭新衣服假装还不错地站在好友金波面前时,对方好像洞穿他的一切,又或者说原本就是境况相同的两个人,都在心里默叹:叫人痛苦的是,你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但又想挣脱这样的家庭;挣脱不了,又想挣脱……
这才是真的生活,也如孙家两兄弟那青春岁月里的爱情:穷小子们最终并没有和他们所心爱的富家女润叶或者“官二代”晓霞结婚,这才是平凡的世界,否则何来平凡?
在很多人眼里,大概我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另类,一个“条件差、毛病多、性格诡异、脾气古怪的二手中年妇女”。若我想要不挣扎地生活,想要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地生活,大可以在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嫁一个打工仔,生几个脸带“红二团”的孩子,整天掐算着手里的三五百块钱该怎么花才够省。
又或者,一如既往地忍气吞声,继续原来糟糕凌乱的日子。
但生活就是这样,往往有人不愿随波逐流,不愿苟延残喘,不愿走大部分人所谓正确的路,他们更愿意靠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随性一点,洒脱一点,在能力范围内吃苦耐劳一点,用自己的大脑的双手去寻求想要的生活。即使最终也和孙少平一样有些差强人意,但能有一线希望也是好的。即使比走捷径更辛苦,更难走,但至少睡的踏实,吃的安稳。
已过去一月有余的2017年,对我而言是个收获的年份,结束了那段将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很多人认为是耻辱的婚姻,继续了想要的学生生涯,省吃俭用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房子,买了许多看到就想买的书,也在学习之余读了很多喜欢读的书,甚至养成了出门在包里放本书的习惯,随时随地只要想看都能静的下心来融入书中的世界。
在这个海量信息爆棚的年代,有人倡导读书无用,有人狂谈目标读书,而我更想漫无目的地读书,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一样,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可以选择这一刻最想看的书去看,也不失为人生的一大乐趣。
小时候总听大人们说长大了就懂事了,不明白为什么;上学的时候总有背不完的古文诗词,大多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觉有些词句颇为精彩。当我走近30,经过岁月洗礼,才发现诸如“满招损,谦受益”“有志者,事竟成”这些字少理深的经典里,藏了多少人的思想精髓。
作为一名思想工作者,看的书越多,越发现身边的每一个瞬间都可能引发人的思考,或积极,或消极,这也许就是叫做敏感,或称之为职业病也无不可。是的,有血有肉的生活必须是敏感的,不信,你拿针扎自己一下试试。
这也就是为什么比起喜剧,我更喜欢悲剧。不是生活中有太多悲剧,而是有了悲剧才是生活。人们常说:“每个人的幸福都不经相同,不幸却千变万化。”可见更有生命力的是悲剧,是血肉。不是血管嵌在肉里,血顺着血管流淌,而是如同一栋被火箭弹袭击后的漂亮房子,主人的腿已经血肉模糊,却还是拼着最后一线意识不肯死去,哪怕多看这个世界一眼,都觉得比上一秒更加幸福。
原谅我总是更喜欢以悲剧的心态去看世界。不是心中只有悲剧,是因为看惯了悲剧,你才更容易发现喜剧,才会觉得比起悲剧,生活中更多的是喜剧。也才会明白,比起每一种方式的死去,任何一种活下去的方式都还是不错的选择。既然要活着,何不用尽力气地活着,哪怕下一秒就血肉模糊地死去,现在也能有血有肉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