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人家楼上的汪强这次又考了一百分,你再看看你的,说出来我都替你丢人,你还好意思让我带你去游乐园?嗯?”刚进入楼梯口就听见隔壁李姐又在教训她9岁的儿子刚刚。此情此景,我已经习以为常了,搬到这里半年多了,早就听腻了。
但是对于刚刚的遭遇,我却是感同身受。记得从孩童时期到我考上大学,我就一直是那个被笼罩在别人家孩子优秀光环下的差等生。可以说我是顶着父母和长辈的讽刺长大的。
有一种中国式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
记得有一期《少年说》里,有个小女孩质问自己的母亲:“你能不能别总是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为什么不看一下?” 妈妈却说:我觉得你的性格需要打击,不然你会飘。妈妈又说: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你。当你很弱的时候,我要推你一把。这位妈妈甚至对女儿说,你这么差,学霸怎么会和你做朋友的。在妈妈眼里,女儿永远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很多人说,看到这一幕,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弱小无助的孩子,拼命喊着求妈妈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请妈妈看到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优点,可妈妈却选择视而不见!
我认为现在总把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是我们在教育上最大的失败,也是最大的教育事故。不一定所有的成长都是故事,有的时候是事故。
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家的孩子,有用吗?我相信,中国大部分父母之所以选择这样做的初衷,完全是为了孩子好;企图用这种言语比较来刺激、鞭策孩子,从而让孩子产生一种危机感。危机感是有了,但结果呢?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有一天你的孩子对您进行一次灵魂拷问“您看看别人家的爸爸今年又赚了多少多少钱?”、“您看看别人家的妈妈又带他去哪个国家游玩了”......再看看您,您就不能向人家学习?如果听到这种话,您是有一种种危机感、还是挫败感?从此便会发愤图强?痛改前非?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他们的自我概念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外界,比如父母的批评和夸奖,长期在这种危机感的阴影下生活,时间久了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或者缺乏自信的自我评价,我就是比别人差。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们,他们拥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对于这种贬多过褒的负面评价,他们一定会产生抵触心理的。在这种抵触的自我保护下,在父母看来可能就是不听话,叛逆。
在《性格与教育:致正在长大的父母》一书中, 张春梅教授曾提到:“其实人与人之间本没有优劣,只是不同而已。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父母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家孩子客观地看待,保持对孩子朴实的兴趣。”
所以,综上所述,不要再把“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挂在嘴边了,多发掘自己家孩子的优点吧。也许有一天,你自家的孩子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