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女生的日记,救了我们

我们救不了她,她却救了我们。

十几年前,一个周末早上,作为一个实习住院医师,我像往常一样早起去医院查房,刚进医生办公室却被一群家属围住,质问我小婷为什么会去世?

当时具体的细节竟然记不起来了,只是记得最后家属们把小婷的病历抢走了,并扬言要将我们告上法庭,留下了惊慌失措的我,哆哆嗦嗦的给导师打了个电话。

十几分钟后,导师急冲冲的走进了办公室,看见我便骂了一句:你这个笨蛋!那是我从医以来经历的第一次医患冲突场景,当时并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只是觉得很委屈。

小婷,17岁的骨肉瘤患者,全身转移,现在还依稀记得她骨瘦如材的样子,每次值夜班都会被她叫去打止痛针。她在病房住了很久,最后在一个夜晚离开了。

小婷的家人虽然知道她得了不治之症,情感上却依然接受不了她离开的现实,行动上便变成了对医生的质疑。

大学读医期间,有个老师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做医生哪,一只脚在医院,一只脚在法院。小婷家人抢病历的事件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后面的几天,作为科室主任的导师在煎熬中度过,虽然家属抢病历这一行为是违法的,但是可能对薄公堂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因为一旦上了法庭,那就是对精力和时间的无情消耗。

导师几次打电话给小婷家属,要求她们归还病历,却都被拒绝。但是一周以后,家属却交回了病历并对导师表达了歉意。

让事情峰回路转的原因是什么?原来小婷家人在收拾小婷遗物时,看到了小婷在住院期间的日记,日记里记录了她在医院的感想,可能因为她的家人平时就对医院颇有微词,她还特别交代了家人在她死后不要找医生麻烦。

就这样,一场危机因为一本日记化解。行医之路,险象丛生,但是正如从医40余载的导师所总结的那样:善待患者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除此之外,我没有找到第二种方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