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声又开始海选,梦想对于那些爱唱歌的年轻人又抛出了橄榄枝,此时,当海选进行的如火如荼时,一句“别唱了,滚吧!”却“滚”出了世间多少人性冷漠,世态炎凉。
在成都赛区,快乐女声的海选现场,一位女生有礼貌地对评委说:“我今天有点感冒,可能影响声音!”在正常人的意识观念里,“谅解”可能会成为第一个闪现在脑中的词语,结果出乎意料,她没有得到评委的谅解,评委反而回了一句“别唱了,滚吧!”
我先是震惊的,再接着转向激愤,简直想脱口而出:“你虽然是评委,我却是人。”
作为评委,对,你有专业知识,你有当评委的资格,但与此同时,评委们不是更应该自重吗?用自己所谓的“专业”知识去伤害一个年轻女孩的心,那些话像石头一样砸在别人心上,你知道吗?言语的伤害是一个人最缺德的事,面对错误,不应该道歉吗?自视清高的人终被世界所淘汰,人世间不会只剩下了金钱,名利了吧? 别人感冒,这是无意识的,自己无法预防的,谁一生没几次困难,没几次感冒,没几次需要帮助的地方,谁一生没有挫折,没有被别人谅解过?
自尊,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古来,自尊就是“不吃嗟来之食”,不饮“无德之水”,君子以德服人,谅者,此为人道之大义。 人与人之间相处,互相理解是促进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的关键,和谐的社会风气,尊重大概是每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要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吧?我不敢太过肯定,正因为社会有些人是“披着羊皮的狼。” 人性是复杂的,随便发泄自己的情绪,随意践踏他人的尊严,语气强烈,弄得参赛的女生欲哭无泪,别人心里一点都不好受,这就是男评委的目的吗?作为当事人的评委,是否有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恶意拒绝,只会在社会上形成恶性循环,假设公交车让座,每个人都不肯谦让,都说“不”,社会就会失去继续生存的活力,我们就少了一份安稳舒心;假设公共场所每个人都随意吸烟,都对禁烟标志说“不”,社会就会少了法制道理,多了一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无奈,彷徨。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恼火的时候,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可是视频中的评委却趾高气扬,这不仅让我看清了社会高等教育背后的道德修养,“我国劳动人民素质低下”固为基本国情,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确是有些顶着“名牌大学”光环的优等生同样是一匹蛮牛,无可教化,我相信评委肯定接受过高等教育吧?不是一介农夫吧?不是没学过“尊重他人”的礼貌吧?
读书,靠的是脑,道德,靠的是心,仁者以人,孔子教导的仁义道德,看来是只是“空口号”?传说中的,“全社会学习道德模范的风范哪里去了?”那位男评委不是应该唯心自问吗?“没礼貌”“践踏尊严”已经无法适当地形容他的“别唱了,滚吧!”——粗俗,庸雅。 错误的发生,伴随着不良情绪,你发泄,我也发泄,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把压力,把不满带给没犯错的人身上,这样的人注定不会明白“人生真谛”,活得特别累,从社会,集体到单位,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的责任做好,让自己的责任“寿终正寝”才是我们追求成功的目的,随意发泄,只会“断送前程。”
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生命的诠释——不是为责骂别人而生,在一切社会规则中,以禅之道,修心养性,简简单单,“风不动,则树止,礼不懂,则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