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时,我们不知道理想是什么,直到课堂上老师说到:你们已经上学了,不能再像之前一样浑浑噩噩了,要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后才在网上疯狂查找什么是理想。
后来 在流沙河的诗中,我仿佛找到了答案。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于是,当妈妈问起我的理想的时候我说我的理想是挣钱,挣好多好多钱。妈妈问我挣钱干什么,我一本正经的说,当然是买零食呀,我要买好多好多零食。的却,那时候的我们天真无邪,理想也充满了童稚气。
如今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我知道作家不仅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还要对生活中的小事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对语言有超常的敏感和驾驭能力。当我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我便开始了默默奋斗。我知道,在这个途中我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没关系,跌倒了再爬起来,为了追梦,继续前行。
我开始疯狂阅读各种书籍,总结自己的写作风格,坚持写读书笔记和影评,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然而,这个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前进的路上,我总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困难,严重时甚至想过放弃,可当我重拾信心前进时,我的脚步也会因为之前的打击而有所减缓。
当我看到周恩来小小年纪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也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就有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凌云壮志,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17岁患了伤寒和天花病,26岁不幸失去了听觉时,我震撼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或许很多人会就此放弃,而他们选择坚持,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喉咙”。逆境不但没有让他们放弃,反而成了他们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我渐渐明白一个人的人生会经历许多坎坷,但如果因为一点痛一点伤就放弃,那他的人生就毫无意义。
19岁,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记忆的最高峰,我们应当在此时,多学知识,学好知识,为以后的求学生涯打好基础,对于未来的种种憧憬,我们是充满期望和希望的,面对那未知的世界,我们应当是以“勇往直前,我做主!”的口号来面对的,不管遇到什么事,它都不能动摇我们“青春理想”的坚持,我想我们今后的生活不再是走一步看一步了,而是向这一个目标—青春理想,进发的。让我们像剑客一样主宰自己的世界;让我们像诗仙一样挥洒自己文采;让我们像菲尔普斯一样超越自己的极限。
青春与理想同在,幸福与未来可期,放飞远大理想,把握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