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兔子,吃饭了”

儿子最近吃饭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这里弄一下,那里捣鼓一下。说不听,喊没用,该怎么办呢?

我以前跟他说,“吃饭可以长高高”,开始他还比较配合,后来他就提出自己的意见了,“我已经长高了”(所以我不用吃了),看,我得了次经验,鼓励孩子做事,最好不要让他认为是为了一个目的才做这件事情的,因为我们和孩子的“目标理解”很可能就是不统一;

早上先生叫他吃面,他要看绘本,嘴里答应着,身体半点儿没动,先生对他说:“我给你25分钟”,“到××点我就把面条收起来吃光”。他不断的强调“就给这么多时间吃面”,我当这番话是对着我说的,细细体会,我感觉到一种压迫感,让我有些紧张,然后发现我关注的不再是吃饭这件事本身,而是“有限的时间”。

我曾经尝试用“自然结果”让孩子知道,错过这顿饭就要等下一顿了,当时有效果,过段时间又会反复。孩子从自己会吃饭开始,我们几乎没有喂过,吃多少都是他自己掌握,这有个什么不好呢?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他每顿都吃,但是吃的都不多。这不是“妈妈觉得饿”,我观察到,他确实为了能“赶紧”玩儿而不吃饭,过一个把小时就喊肚子饿。

如果我苦口婆心、吧啦吧啦对孩子说很多“不吃饭不长个儿”、“不吃饭会胃痛”,我估计孩子肯定会听得两眼冒金星,满脑子都飞着我的话。

于是我反思,我让他好好吃饭,是为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我采取的方法,到底是为了立规则而立规则,还是兼顾到了孩子的生长特点呢?

中午又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问他:“你现在想吃饭吗?”他拿着绘本,说:“想。”这次我想尝试一个新的方法,我端端正正的坐在桌子旁边,自得自乐地现编了一首儿歌:

“小兔子,不跳了;

坐好了,吃饭了;

一口一口放嘴里,嚼啊嚼啊吞肚里;

吃完饭后歇一会儿,我再继续蹦蹦跳。”

顿时儿子化身成了“小兔子”,放下书坐在桌边吃饭。吃完了还说:“吃完饭后歇一会儿,我再继续蹦蹦跳。”

以前我就听说过童话对孩子的引领,孩子不光在故事中可以学习,还可以在其中得到疗愈和成长。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呢?很有可能因为这是孩子可以“听懂”的话,也可能孩子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角色,自然的跟随故事的发展去做那些事。具体是怎么回事我还没研究过,可以读一读“童话心理学”的相关书籍,里面应该能找到答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兔子终于离开了妈妈,开始独自生活。 这一天,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小兔子慌慌张张地,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后来,它在一个...
    梅花香_ad7b阅读 7,830评论 4 17
  • 小兔子决定一个人去旅行啦。他对爸爸妈妈说,要去外婆家玩。然后他背起小书包出门啦。小兔子在小书包里放了两只玉米一只白...
    卷卷卷了个卷卷阅读 4,908评论 0 3
  • “人最难以应对的敌人是有着坚硬盔甲的内心。” 下课铃响了三声,他慢悠悠的合上小说,抬头,眯着眼睛看黑板上密密麻麻的...
    重约二十一克阅读 3,483评论 0 1
  • 其实现在已经是29号的下午了,开始的第二天就delay真的是很符合我的个性啊。昨天回家的路上就已经瞌睡到不行,可是...
    郑男阅读 1,3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