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周周末去黄河岸边看流凌,结果都没看着。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次没看上流凌,但在芦苇荡里探险,也是很独特的体验。
黄河还没开始流凌,但与上次相比,这次看到一股细细的流水,靠近我们所在的岸边,黄河开河了。另一边依然是冰封着,但那颜色已经不是青白青白的了,上面有很多星星点点的水,像眼睛一样,一闪一闪的。冰面上水汪汪的感觉,我甚至感受到,冰下的黄河正涌动着,正与冰面上的水隔冰相望呢。
上次我们踩过的地方,现在已成为浑浊的黄河水。静静的流淌着。泛着黄色的波纹,偶尔看见一个小小的冰块儿,在水里打着转就不见了,那就是流凌。那种在电视上才能看见的壮观景象,还是没见着。脚下是涌动的黄河水,岸边长满了芦苇,整个岸边的泥土都是潮湿的。在黄河水冲刷下,有的地方坍塌了,有的地方裂的缝儿,看着湿湿软软的缝隙地方,我是不敢踩上去的。我也招呼孩子往后站,站远一点看。黄河只要流动了,就有怔慑力,它荡涤河床,冲击河岸,软化松动着泥土,让你真的不敢靠近。
我们静静的站在黄河岸边,在芦苇丛里,感受着暖阳,潮湿的空气。眼前开阔的黄河,天似穹庐罩在我们头顶,瞬间步入远古的悠闲宁静。没看到大块流凌,我提议去看小白河的入口处看看。也就是小白河和黄河的连接处。于是沿着被踩开的芦苇路,走上了高大的堤坝,向着太阳的方向走去。
这个泥土堤坝上面长满了芦苇,芦苇有一人多高,细细的杆儿,一个个挺直着,密密扎扎,挨挨挤挤。窄窄的大坝,被芦苇全部占领,中间有一条踩开的细细的芦苇路,只容一个人通过。我们在这条窄窄的芦苇路上艰难行进。我们踩着枯黄的芦苇,脚下是沙拉沙拉的干草的声音。两边芦苇林立,我们三人列队前行,穿过芦苇林的时候,脸不时的被两边的芦苇扫过,有的地方芦苇在头顶处交汇。孩子手里拿着两根棍子,把两边的芦苇扒了开来,才能过去。扒得太慢,影响速度,于是边走边打开两侧的芦苇,为自己开路,打得尘土飞扬,很呛人。我们披着尘土专注前行,真的有披荆斩棘的感觉。一边挥舞着棍子左右打着芦苇,一边缓慢前行。有时候还遇到干枯的大沙蓬挡道,需要把沙蓬清除掉,用棍子挑起来,扔到大坝底下。
一路忙着和芦苇战斗,没顾上看左右的风景。芦苇忽然开了个豁口,左侧是宽阔的黄河,右侧是平坦的一片田地。总在芦苇林里艰难行走,看着大坝下面平坦的田地,特别舒展,想下去走。可从坝上到下面田地,整个陡坡上也长满了芦苇草,没有插脚的地方。我们三个人依旧沿着坝上的芦苇道往前走,他爸是前锋,边走边唱着歌,歌声豪迈,在寂静的黄河岸边,特别响亮。孩子走中间,一会儿喊爸爸,一会叫妈妈。我断后,路蜿蜒曲折,芦苇盖过人头,走几步就互相看不见了,听声音知道很近,心下踏实了。走了很久,有一点疲倦了,内心有一点动摇了,要不要继续走下去?忽然听到有天鹅的叫声,声音清悦,此起彼伏,心下喜悦,离黄河和小白河交汇的地方不远了。我们顺着大坝的一条路走下到了黄河岸边一个开阔的地方,这个地方地势很低,黄河就在脚下。我们一个个灰头土脸,裤腿上沾满了蒺藜,孩子喝了几口水,我看着两腿的蒺藜,感觉就像两腿的勋章一样,有一点点小自豪,这是对拓荒者的奖励。
再次走上堤坝,走了很长一段芦苇路,从坝上小心翼翼,下到另一边的田地。刚走下去,心情舒畅,宽宽展展,总比挤在芦苇丛的小道上要舒服。走了几步,立刻感觉不对。看起来平平整整的田地,还能看到去年残留的枯朽的葫芦,西瓜,玉米茬子,但走了几步,感觉地下软软的,往下陷。心里特别恐慌,赶紧往有草的地方踩。但随即立刻明白这是黄河湿地,雨季的时候这里应该全是水,旱季的时候是软软的泥淖。我立刻想到红军长征的时候,走过沼泽地,有人踩进去,很快全陷进去了。越想越后怕,赶紧招呼孩子跟紧我。又一想这个地方刚刚冰雪融化,有点湿软,但还不至于把人陷进去。于是我们踩着高一点的地方,草多的地方,小心翼翼的往前走。我们想着翻过前面那个大坝,就能看到黄河和小白河的交汇处,水波粼粼,宁静开阔,看到一大群天鹅在这儿自由的觅食玩耍。
带着这样的期待,拄着拐杖,走完这块湿软的田地,在地的尽头,踩倒芦苇,绕过红柳,披荆斩棘,你拖我拽,爬上了一个大坡,结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依然是丛林般的芦苇林。芦苇林下面全是水,还有一条暗暗的水道。走的有点灰心丧气,最主要是无路可走了。所以我们又原路返回。听着天鹅的声音,此起彼伏的欢鸣着,感觉近在咫尺,但只闻其声,不见其鸟。今天看不到天鹅了,但我知道天鹅已经来了,在这一片人迹罕至的芦苇湿地,我自己脑补了一下画面。
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太阳渐渐西垂,我们累了,想抄个近道返回。隔着一片芦苇地,就是一条宽阔的公路,那也是黄河最高的最后的堤坝。想走近道,结果扎进芦苇深处,到处都是一窝一窝的水。开阔的田地,是湿软湿软的沼泽泥地,走的小心翼翼,胆战心惊。没办法只能原路返回,重新回到大坝,穿行在芦苇小道上。我们三个人用行军的速度快速前行,与太阳赛跑。等走到了公路上,天已经彻底黑了。心下叹了一口气,总算出来了,总算安全了。然后三个人悠闲自在的,走在返回的路上,看着眼前万家灯火,暖意从心里升起。
站在大坝上看着一大片枯黄的芦苇,像麦田,波澜起伏,唤起人无限诗情,可真正走进那些芦苇地,里面暗藏着许多的水洼。一旦走进去了还容易迷路,容易陷在水洼里。这么高的草,这么潮湿的土地。到了夏天一定会有蛇的。看起来开阔壮美,实则暗藏凶险。这是孩子和他爸总结的。
走了一遍黄河大坝,才知道这些大坝有好几层,一层比一层要高。黄河平稳的时候,这些都是景观道。如果黄河水涨泛滥的话,这些都是黄泛区,有一道一道的堤坝守护黄河北岸百姓。走了一遍才看明白,这里堤坝纵横交错,小路蜿蜒曲折,芦苇肆意生长。不仅仅是景观,更是防洪要塞。
芦苇丛里行军,沼泽地里探路。黄河岸边的探险,走过别人没走过的路,一定会看到别人没看过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