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里的更文,我是越来越懒,别说日更不能保障,周更都不一定,所以,一天二更,对于我来说,那是相当高产的。某位同学看到我连续两天都有文字发出来,都惊呼:“最近勤快了哈!”
今天这二更,实际上被一些“文化人”给气出来的。
也不知从何时起,一些人开始煞有介事地到处传播:端午不能说“快乐”,而要说“安康”。弄得大家都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话。
起初那些人说,因为端午是纪念殉国的屈原或伍子胥或介子推的,所以不宜说“快乐”。
后来,他们又来普及知识,五月是毒月,五月初五更是毒日,这个日子只宜祝福“安康”。
由于广州疫情一波接一波的严峻,很多地区局部封锁,我们学校很多广州的同学有家不能回,原定6月11日中午就开始放假的计划取消,全校师生就地过节。
这几天,各个班级都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的手机相册塞满了快乐,我的办公桌也时不时有好吃的东西丢过来,有双皮奶、荔枝、龙眼、哈密瓜、玫瑰饼、粽子等等。
校园内外洋溢着快乐而祥和的气氛。
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上午在朋友圈随手分享了孩子们今天载歌载舞的视频,配上文案“就地过节,快乐加倍”,不曾想,触动了一些“文化人”敏感的神经,大肆批判我不该说“快乐”,更不能“加倍”。
然而,他们或许不知道,端午的起源,其实比屈大夫他们要更早,是一个复合了多元文化内涵的节日。各类习俗交织,形成美妙的合流,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联结了一种永不过时的情感,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端午节,本是一种旷达而灵动、活泼而健康的精神生活。快乐,何尝不是一种安康?
笑能疗愈人,快乐能让身体变好,祝福人安康,就剥夺人快乐的权利吗?
2月14日是罗马教徒瓦伦丁被处死的祭日,6月1日是为了悼念战争中死难儿童的纪念日,情人节、儿童节为何不见人蹦出来说:“这是祭日,不能祝福快乐,而要肃穆地安康”呢?
大抵应该不是怕被人当成神经病,而是根本不知道这些知识吧!
他们或许只知道一个屈原,恐怕并不知道屈大夫不姓屈,一点碎片化的知识就觉得自己很有文化,到处贩卖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之前看到一个视频,南京有位女游客指着德云社分社的招牌破口大骂,说他们德云社的“德”写错了,真没文化,而实际上,是这位“文化人”不懂书法艺术。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人人获取资讯异常便捷,但不见得真正能够获悉全部真正的知识,毕竟,都好忙,也没多少时间肯去辨别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当然,这也需一定功底。其实,也没什么,你忙就忙吧,搞得那么浮躁,一知半解地来大放厥词,就大可不必。
一年又一年,我们吃着甜的咸的包肉的包蛋的不同的粽子,过着同一个端午。丝丝缕缕,联系着相同的文化血脉。郁郁绵绵,缭绕着连绵不绝的情感和沧桑。
端午,愿人间灾祸消释,愿新冠疫情早日结束,愿每个人快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