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咏着从两千多年流传下来的《楚辞》篇章,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代文学大师的风流才散,更是一位爱国志士的低吟浅唱,字里行间处处诉说着他的哀怨离愁。
谗人离间,他惨遭放逐,远离朝堂,却依然吟唱“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天真的以为——只要我的本心还是好的,即使死了也不后悔。带着对楚国矢志不渝的爱,他徘徊在汨罗江边,看到江水是浊浪滚滚,看到楚天雁落平沙,听风徐吟于耳边。他不禁感叹: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住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想要返回。及时调转我的车子原路返回呀,趁着迷途还不算太远。
他罔叹诸事不顺意,与原道返回石嗟叹之后,却又不曾退缩,因为他爱楚国胜过爱自己,不自觉又吟诵了一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迷茫的雾气缭绕在山间的小路,回环曲折,收到国君的诏书,他再一次燃起了希望。于是又吟诵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心中的愤懑了愁苦啊,犹如雨过天晴,云开日现。然而世事难料,昏庸了国主听信谗言,再次将他贬黜。此时的楚国已是岌岌可危,而他却再也无能为力了。
散衣披发,他踌躇彷徨在汨罗江边,江还是一样的流,风还是一样地吹,云还是一样的飘,但楚国已不复存在,时间携流水流去,昔日的繁华如绽放的烟火,犹清晨的雾气曙光初现,就散了。
五月的芦花飘荡在水上,无依无靠,就像他一样,山河支离破碎,金戈铁马横行在他的故土上,众人还在唱招魂,他还有什么留恋的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我不愿在看着铁蹄踏平山川,他不愿意再看人心险陨落天际,他不愿再看人物飘摇零落枝头......
他不愿,那就走了吧。
开一束梅花香飘十里,赋一曲《离骚》流芳百世。浩浩的江水长流了千年,一如屈原的名字在诗中流传了千载。
到了一个地方,大家都记得:曾有一个诗人在江边留下了一篇名辞《离骚》,到了一个时间,大家都记得,一直有一缕忠魂,沉眠于滚滚长逝的江水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