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真正的爱情就是在爱情里找到了另一个自己。
读完《呼啸山庄》,看了好多相关的评论,大多的评论都是批评希斯克里夫的;只是我并不完全同意他们的观点,我依旧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呼啸山庄》让我懂得了:有时真正的爱情就是在爱情里找到了另一个自己。
看完《呼啸山庄》,我深深被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的爱情所感动。更确切地说不只是感动,而是震撼,一种空前的震撼。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从小青梅竹马,亲密无间。在我看来他们相爱,他们的结合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他们相象得难解难分。
我记得凯瑟琳曾对女管家奈莉说:“我爱他(希斯克里夫)并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他永远在我的心中——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作为自身存在我的心中。”
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凯瑟琳已经在爱情世界里找到了一面镜子,找到了另一个自己,找到了她心中的真爱。虽然在他们之间没有恋人之间的那种缠缠绵绵的你侬我侬,也没有情人之间温情脉脉的甜言蜜语,更没有热恋中那种感天动地的海誓山盟。但是他们的相爱却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因为他们的爱情就是将两个人的灵魂的合二为一,这是爱情的最高境界。这种感情深刻得令人叹为观止,艳羡不已,同时又难以理解。但是天不遂人愿。他们的爱倍受阻挠,爱恨交织,苦乐交集,障碍重重,他们相爱得太艰辛,甚至凯瑟琳还嫁给了林顿,但爱之火焰从不曾熄灭,甚至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爱之火愈演愈烈。更加离奇和让人费解的是当凯瑟琳死后,希斯克里夫那对凯瑟琳至死不渝的爱。这是一种离经叛道的爱,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爱,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爱,这是一种舍生忘死的爱!
但是社会是现实的,世俗难以接受这份强烈灼热的爱情。在世俗面前,身份、地位、财产才是一切。在世俗面前凯瑟琳不得不退步,她嫁给风度翩翩、家财万贯的绅士林顿。当然,毋庸置疑他们的结合确实赢得了世俗的赞赏和祝福。但我在这里不得不说林顿给凯瑟琳和风细雨的爱与希思克利夫电闪雷鸣的爱却总是相形见绌。
书中凯瑟琳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活着的最大目的,就是他。即使别的一切全部消亡了,只要他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别的一切都留下来,只要他给毁灭了,那整个世界就成了一个极其陌生的地方,而要是我就不再像是他的一部分了。我对林顿的爱,就像林中的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叶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会使叶子发生变化。而我对希思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它虽然给你的欢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
相比之下,二者何为真爱相信读者心中都已经有了答案。虽不是维特对绿蒂的一见倾心难以自拔令人唏嘘,不是简爱和罗切斯特的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但不容置疑,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浑然天成粗犷炽热的爱让我们震惊和折服。
或许有的人会为希思克利夫的疯狂报复怏怏不快、耿耿于怀,把他视为报复的魔鬼和工具。可是如果跳出世俗的围墙,我们会蓦然发现所谓的“残忍”的希思克利夫沉溺于报复却正是他那份的爱的延续的表现——爱让其无法忘怀而丧失理智,这爱是多么深沉啊!但,现实中凯瑟琳的死简直让他生不如死。他一方面沉溺过去如痴如醉,一方面面对现在痛不欲生。最后他终究没有大彻大悟——这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也是我喜欢的结局。这样不仅意味深长,还给了读者思考空间和话语权。是的,最后希斯克里夫死了,为爱自杀,含笑而终。正如有人评价说,走过万丈红尘仍执迷不悟,想来与生俱来的天性渴望它至爱至恨的情境。
这本书具有的艺术震撼力在当时的英国文坛无出其右,她的《呼啸山庄》是英国小说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她的问世不仅冲击着那个颓废时代的忧郁伤感小说,其强烈的冲击力甚至影响了那个情绪低迷的社会,被认为达到了“人类感情的极致”。它真的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世界文坛的殿堂将有她永恒的位置。
看《呼啸山庄》,我读懂了爱情。如果你看过这本书,你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