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在中学阶段都在课本上读过朱自清的文章《背影》,书中描写的父爱感动了无数的人,但很少有人知道此时的这对父子已经失和,后来还断绝了父子关系。

在这篇文章之中,他寥寥几笔就塑造出了一个关怀儿子的慈父形象,尤其是父亲翻越护栏为他买橘子的那一段,更是令人感动。但是其实,朱自清跟自己的父亲关系并不好,在写完这篇文章之后不久,他甚至公开发表声明,与自己的生父朱鸿钧断绝父子关系。

对于朱鸿钧,现代人了解的并不深。朱鸿钧曾经仕途一帆风顺,在全国各地都做过官。他是老派守旧的读书人,对自己的儿子朱自清更是异常严厉。

朱自清小的时候,全国都开始风靡“新学”,也就是新式学堂。可是朱鸿钧却认为所谓的新式学堂,教的都是一些骗人的把戏,所以不顾朱自清的意见,硬是把他送到私塾去学习四书五经。

朱鸿钧最大的毛病,就是好色,最终也是栽在好色上,毁掉了自己的仕途。

当时朱鸿钧在徐州当局长,手上有权有钱,免不了就动了纳姨太太的心。其实他刚刚在老家纳了一房姨太太,而这个姨太太为人彪悍,如果知道他又要纳妾,肯定不愿意。

于是朱鸿钧就背着所有人,悄悄购置了一座房产,过上了金屋藏娇的日子。但纸是包不住火的,没多久,朱鸿钧又纳妾的事情就被传得人尽皆知。他老家的这个姨太太直接闹到徐州去,直闹的朱鸿钧丢了官职,不得不灰溜溜的跟着她回了老家。

正是因为这一次丢官,让朱鸿钧性情大变。他开始过分的干涉起儿子朱自清的生活。回老家之后不久,朱鸿钧的母亲去世了,在外求学的朱自清也回到老家奔丧。在祖母的葬礼结束之后,朱自清继续回去上学,朱鸿钧去火车站送他,这才有了《背影》中描写的那一幕。可惜,这对父子之间难得的温情,就此结束了。

因为闹出过丑闻,所以朱鸿钧再也不能为官。他也没有其他的谋生技能,只能靠吃老本和朱自清拿回的一点薪水来贴补。

朱自清当时也已经娶妻生子,所以薪水不可能全部交给父亲朱鸿钧,他要给自己的妻子一点生活费。可是朱鸿钧却一点也不理解儿子,反而到处挑剔他,嫌他拿回来的钱太少。

朱自清后来为了能够多赚一点钱,到了江苏一所学校教书。正好这所学校的校长跟朱鸿钧是老熟人,于是朱鸿钧背着儿子,悄悄跑到校长那里,让校长每月发薪水时直接把儿子的薪水发给自己,不要再给朱自清了。第二个月,朱自清去领薪水没有领出来,才知道父亲做的这件事。

正是这件事让他怒火中烧,他已经是个独立的成年人,实在没有办法忍受父亲这种自私的举动。

最终,“钱”成为了压垮这对父子最后的一根稻草。朱自清登报发表声明,从此以后跟朱鸿钧断绝父子关系,然后从学校辞职,带着妻子孩子离开了老家,从此在杭州定居。

朱鸿钧晚年时,虽然对自己从前的举动也有些后悔,但是他却不愿意拉下面子来挽回父子关系。即便给朱自清写信,也只说自己是思念孙子,而绝口不提父子两人重归于好的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