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思想就是要不断奋力向前,目前为止好像也没有好好躺平真正休息过大长假,属于那种一天不干活就难受,从上学到工作几乎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甚至有时候身体不舒服但是工作很忙的时候也不会请假休息,强忍着干完活为止,更别说是身体没有不舒服的时候了,是有请假耻辱的成分在的,但其实工作是永远干不完的。
从幼儿园上学开始,好像人生就和陀螺一样停不下来了,90后的我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住校并且周末在学校补课,小学搞奥赛班搞各种竞赛考试周末也上课,早上67点上自习直到晚上89点下夜校,连周末也要补课,那时老师说你们是全校最优秀的学生,要好好补课争取拿奥赛一等奖,那时数学英语语文也确实拿到了竞赛三等奖,就为了上个好初中;后来上了初中依然每天早出晚归周末集中补课就为了上个好高中;到了高中后压力继续加大,努力学习甚至那时基本都不回家了,整天就待在学校,一周放一下午假也不出去玩依然是待在教室里写作业,连每餐的吃饭都是急急忙忙的扒拉完立马回教室写作业,课间休息上个厕所也是急急忙忙的,遇上个老师拖堂,上厕所都是没时间的,或者是好不容易到个下课时间还得缠着老师给你答疑解惑问不懂的题,现在想想高中生活是真的苦啊,高中的时候老师家长都说你要好好努力,等考上大学就好了;好不容易考上个大学,大家又愁毕业找不到好工作,一边上课一边参加各种社团和各种职业比赛,图书馆泡着考各种证书,还有些提前准备考研,有些提前找兼职体验工作,反正也没闲着,大学比高中确实好了很多,没有那么多的考试也没人管了,全靠自己自律;
上个好大学确实是块好的敲门砖,前几年刚出来工作还是很有干劲,很有活力,刚毕业公司也不会委以重任,只能干些基础的工作,但是你干的还很开心,事情不重还有工资,每天都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到很多东西,周末也有双休可以出门玩玩,虽然工资不高但日子过的很快乐,在现在市场冷淡岗位剧缩,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及失业,甚至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也找不到工作那就另当别论了。再后来就想要涨薪在外面观看机会想着跳槽增加工资,我毕业后跳过两次槽,现在属于是我的第三份工作了,马上也要离职了奔赴第四份工作了,前两次跳槽涨薪幅度都比较高,那时市场也好,我第二份工作当时也是业绩很好年终奖当时都是翻倍发还有海外免费出差机会,后来跳槽到现在的工作只因那工作干久了觉得没有上升和进步空间了,所以想换个地方让自己有所提升,于是进去之后就开始了无穷无尽的内耗,直到现在能量全被耗尽,也许也是经济下行的原因,所有公司都在降本增效,福利缩减,人员缩减,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为了拿到外部订单还要内卷,极力压缩人力,人越来越成为螺丝钉和飞轮,越转越快直到最后能量耗尽换个新的螺丝钉来工作,对公司来说没什么损失,对个人来说你耗尽用完就需要很长时间来重新恢复能量。在我的工作生涯,每次的跳槽都是无缝衔接,没有休息过一次,其实也没有什么经济压力,只是迫于想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存更多钱,存到了1万想赶紧存到5万,一刻都不想停留想立马工作,因为不工作只能消耗老本,存不到钱了,其次是我们的教育可能就是不能无所事事,一天不干活就会焦虑,需要随大众,如果有一天的工作日,大家都在上班,走在空荡荡的街上,发现大家都在上班,只有我无所事事的在外面游荡,因为不合群,那种焦虑感会更加严重。
其实啊,大环境的影响很重要,比如找不到工作并不是你不够优秀,而且大环境整体经济下行,岗位缩减,供不应求才导致你找不到,不要怀疑自己能力不行,站在风口猪都能起飞,但是大环境不是你个人就能改变的,资本家都赚不到钱的情况下普通人怎么能赚到钱呢?所以不如转变心态,在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情况下,珍惜时间多玩玩,不要为当下轻松的日子而感到焦虑,多出去走走说不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和机会,也不用为未来大概率不会发生的事情而担忧,稳定心态,过好当下,该来的总会来的,该属于你的也终将会来的。
再者在这机会多多的时代,也不至于饿死,就算不工作在家躺着也可以存活。所以也无需焦虑,条条大路通罗马,钱不是第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快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