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印章的着迷来自于童年,那时看到父亲有一枚私章(姓名章),它被珍藏在一个匣子里,好像只有碰上“大事” 才隆重启用它,只见家父用印章在印泥里轻轻搨几下,然后慎重地盖在纸上,他的名字就耀然留在了纸上,那红红的印泥仿佛印在了我的心上,让小小的我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早日拥有那时认为只能大人才能拥有的私章。
长大杭城求学,周末常常出去踏青,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秀美而富有文化内涵的杭城最令我流连往返之地却是西泠印社,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印社经常有历代名家篆刻作品展览和介绍,慢慢我对印学知识的了解也与日俱增。
印章在古代主要用作身份凭证和行使职权的工具。它在先秦时都称玺,秦以后方称印、章。历代玺印可分为官印、私印两类。古代封官授印,罢官解印。私印主要以姓名印最为大宗,印章作为信物的特性,古今基本未变,但唐宋以后不断出现的闲章,如记年印、书画款印、斋堂馆阁印、鉴赏印、成语印等,印章逐步向艺术欣赏转化。
闲章,从秦汉时代的吉语印演变而来,除刻吉语外,还常刻诗句、格言、自戒之词等,主要应用在书画艺术,分类为引首章、压角章、吉语章、警言章等。
据记载,元末画家王冕偶得一块色泽斑澜的花乳石,便刻了一方“会稽佳山水”印押到画上,从此文人墨客研朱弄石,逐成风气。由于闲章无关名讳,可随意表心迹、抒志情,印文也就显得丰富多彩、诙谐幽默,颇多雅趣。
明清两代是中国篆刻印章史上的一个高峰,中国书画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模式在明代兴盛起来。印章常常成为文人写意画和书法作品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一批批文人成为篆刻界的主体力量,产生了许多篆刻大师,印章面目多样,争奇斗艳,目不暇接。它反映了文人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人生态度,其中充满了哲学的、美学的、文学的色彩。
眼前这枚边款为清咸丰丙辰春月胡鼻山人胡震作的“烟波江上”寿山石闲章,古拙苍老,包浆醇厚,章钮为圆雕貔貅,威武霸气四平八稳地端坐在印章上方。章面四字线条流畅优美,仿佛潺潺流水,缭缭烟雾!方寸之章,却引人遐想万千,仿佛看到一幅充满诗意的江南水景画,又仿佛引领我飞越来到江边,只见夕阳西下,宽阔的江面上烟雾缭绕,朦朦胧胧。但忆起“烟波江上”出自唐-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又仿佛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忧伤与无可奈何。可能亦是对于遥远的思念或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吧!
胡震,(1817-1862),字不恐、伯恐、鼻山,号胡鼻山人,别号富春大岭长。他是浙江富阳人却长期居住在杭州。喜游历 ,好喝酒,个性不羁。清代著名篆刻家,他与"西泠八家”中的钱松齐名。受近代著名艺术大师西冷印社第一任社长吴昌硕的推重。
他以其勤奋好学的态度著称,他的书法作品风格独特,篆刻技艺精湛,尤其对古代的印章有深入的研究与理解。这方篆刻于咸丰丙辰年(1856年)是他的晚期作品,用刀遴劲爽利,颇得清刚之气。入刀粗犷、老辣,洒脱一气呵成。
闲章虽小,却融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是书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闲章不闲,方寸天地里语意隽永,气象万千,它不仅能使书画作品更臻完美,而且还能起到画外之意的效果,好的一方闲章会永久留在你我心中。
(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