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和马克思生活在南北半球,隔着千山万水,他们能够成为笔友却是预料之中情理之外的事情。
两个人都是有着悲惨的身世、不幸的童年经历和孤独的性格,他们都渴望能够得到一个真心朋友。在我看来,他们都是生活在普通人之外的孤独灵魂,独特、纠结又渴望被认同,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年龄段罢了。玛丽天生的胎记和不靠谱的父母,让她自小便不合群不讨喜,而马克思与众不同的逻辑也是不被世俗所认可的,他们都急需找到一个同类,这是一种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交流。马克思作为一个被认为患有精神疾病交流障碍且肥胖的怪老头,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逻辑思维被他固执的践行着,就像是收集被扔掉的烟头还因此给市长写信这种事情,“只有宇宙和人类的愚蠢才是永恒的”,既然想到要减少碳排放,那为什么还要砍倒那么多雨林呢?
其实人类真的是很愚蠢,想要达成一个目的,却偏偏去做明知道有害的事情,难道我们不应该用最简单的逻辑来做事情吗?“也许他更了解星星”,因为星星至少是简简单单不会有过多变化的。
这也让我思考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才能被定义为社会的异类?最直接的,只有大多数人主导才能算作主流,而剩下的具有不同想法的人就是异类,但是,这个是在变化的,当马克思那样的人的思想变成主流,现在大众的思想就会相应变为异类了。可是,被主流当作异类的想法就真的都是绝对错误吗?有些压倒性的质疑,只不过是在数量上的取胜,并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而现在我们的社会,似乎已经理所当然的把主流思想视为真理,凡事新的声音都被视为异端了。因为人本身就有随大流的属性啊!所以坚持自己的思想是多么宝贵的一件事情。
这部澳大利亚的动画电影,用黑白的朴素也是吸引人的一个地方,黑色荒诞幽默穿插在其间,发人深省的同时也巧妙的把你逗笑,这或许就是这类电影独特的魅力。用轻松的方式却诉说了很多很重的话题,如自杀、死亡和性等等,让人不至于感到特别压抑。我们的生活就需要这样的电影来引起深思给予警醒。
影片的最后其实不是我原本想象中的结果,但是一切发生的都是那么合理。两个真心朋友因为几个小时永别了,马克思一辈子也没有见到玛丽,玛丽却见到了安详的老友和他所珍藏的有关他俩友谊的书信物品。“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唯一的朋友”人生何得一挚友,这足够让人热泪盈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