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可以理解为是费曼学习法的一种形式,费曼学习法简单理解为以教代学,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成长方法。这种方法满足了人类产生快乐的根本原因:自由的感受、丰富的思考和切身实践。这三点在婴幼儿身上表现最明显,成年人因为带着人格面具,表现的不明显,但根源还在这三点。
人性或人的心理,其本质是基因所决定,演变过程极其缓慢。科技不断进步,而人性几千年未曾改变。因此我们看历史书或国外作品,涉及到人的欲望、权谋、嫉妒等心理层次的,也能顺其自然的感受或理解。
在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赢得他人喜欢、如何做好组织者。其心理学逻辑是:人希望得到重视,希望得到肯定。卡耐基深谙人性,正如他的墓志铭:这儿躺着的是这样一个人,他深谙如何将自己周围的人变得比他自己更加聪明。
思考:你会把你母亲卖到妓院吗?
通过假设法我们可以发掘内心真实的自我,是了解自我、群体的方法。
现在假设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那么你不会有任何欲望、情绪等心理变化,只剩下了本能,因此人的心理状态归属群体。我们在群体中生活,在不同群体中,国家、文化、城市、原生家庭、公司、陌生人等,我们在不同群体中有不同的目标和意义,如果你把工作的目标和意义定到家庭中,或者相反,那就会造成混乱和失败。因为目标和意义的不同,我们形成各种人格面具。人格面具的形成还有个关键原因就是:个体主观差异,每个人都有自我思想,而这种自我思想根深蒂固,它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在科幻电影《盗梦空间》中主人公为了改变一个石油大亨继承人的想法,最终潜入三层梦境,改变他童年时期最初的印象才最终得以改变他。
我们在群体中有不同的目标和意识,那么反过来,群体是如何改变我们呢?群体对我们改变最大的时候在我们出生,投资大师巴菲特称为“卵巢彩票”,如果他没出生在美国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就不可能有他的成就。假设你出生在战时的伊拉克、出生在贫穷的非洲、出生在古代,你可以想象一下会怎么样。出生决定了你所属的时代、你的国家、你的城市、你的原生家庭,其中原生家庭非常重要,决定了最初潜意识、性格的形成。
思考:这是新的宿命论说法吗?
不是的,人可以在大时代背景下改变自己,秦国宰相李斯说过一句名言:人之贤不肖,譬如鼠已,在所之处而。李斯听看到二只老鼠,一只在茅坑里瑟瑟发抖,瘦不拉几;而另一只在粮仓里吃的津津有味,白白胖胖。他就悟出了人和老鼠一样,活得怎么样,由环境决定。所以改变环境是关键,就是现在说的圈层。而如何改变圈层,第一要看清大势,不可逆势而为,风物长宜放眼量;第二,通过对自己的了解,找到能专注专研的领域,然后“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第三要主动去搭建圈层内的关系网,遵守人性的规则。
每个个体都不同,各有各自的独特性,在群体中表现也不同。在群体中的个体大致可分成三类。绝大多数人是通过不断寻找、适应群体,成为了某群体中的一员,满足了自身与群体的价值平衡;少数是不能适应群体,自身与群体之间的价值难以平衡,被“抛弃”的一类;有极少数的人是不认可群体,但会不懈努力满足内心迫切渴望,是打破常规者。
自从人类有了科学,人就开始分化,彼此越来越难联系;这也同样使人的心理开始分化。演变成人的价值只存于分化后的产物,只为科学的绝对目的服务。这其实是非常贫瘠和枯燥,因为一旦涉及到生命的其他领域,就会非常局限而茫然不知;这种分化对集体目标是有价值的,对个体却是有害的。特别是我们现在高速发展,分化越来越细,竞争日益激烈,物质条件丰富的同时带来的是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我们日常去追求兴趣爱好、内心冲动的事物,其实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因此21世纪心理的健康发展愈发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