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中考大关,又听到了各种各样焦虑情绪所发出的声音;又到了一年中的幼儿园、小学的情绪怪圈、选择焦虑话题!
鸡飞狗跳的声音,小道消息、大道关系的运用,让情绪弥漫在曼妙春夏之交!
阿尔伯特•埃利斯(也译作艾利斯),美国真正的心理学大师,他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的创建者,REBT是心理咨询资格考试必考的方法。
他在《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一书中,用他的思维以清单的步骤方式,细致的一条条列出本书的内容理念!
我跟随大师与樊登老师的思想,抒发出我的思维想法:
一、四种不好的过激情绪
(1)过分的烦躁(紧张、沮丧、恼火、担惊受怕);比如你要准备一个工作面试而紧张;为孩子最近的表现而烦躁。
(2)过分生气(戒备、被激怒,气得发疯,挫败):当你的配偶批评你不干活;当工作上的同事不配合或做不来时。
(3)过分抑郁(无精打采,一蹶不振):失去所爱的人,或失去工作;
(4)过分内疚(过分承担责任,过分悔恨,过分自责)。比如你因为离婚而对对孩子内疚,处处宠溺。
在生活中能做到“失意不忘形”是个大境界。负面情绪会让焦虑放大,这应该也是俗语表达的“祸不单行”的意义诠释吧!
过分的强调痛苦也是我执的表现,会令自己不经意间陷入自责焦虑圈,烦躁情绪就会让思维固化!
二、书中用A、B、C三种情绪管理模式
上述四种情绪就是因为A和B的认知度导致C的情绪倾向。
A.事件的发生
如果改变了A!C就不会发生!这种错误的思维模式有推卸责任之嫌。
因为人是群居架构的,无论是家庭还是职场甚或娱乐休闲……人多了思想必然各异,有些东西是不能自控的!所以对于人生路上的主、客位置的把控才是生活意义的展现。
B.你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要达到不惹事也不怕事,既然A来了,就要认定,认真理清自己要的方向!当生活中的目标清晰,无论身边的风景怎么变化,心性的决定会让A的发展向好!
C.针对事件发泄的不理智、负面情绪
A模式多元事情的发生,B模式多样发生事件的应对措施,会决定C模式情绪的多样性处置。
三、三个病态的思维模式(三种最大的B的处置思维错误模式)
(1)恐怖化——喜欢把一个事情想的特别的严重(万一……怎么办!)
过度的担忧会令行动力牵绊新思维的发散。
(突发奇想——恐伤肾,肾弱胆子小,胆小就会紧张,然后导致焦虑)
(2)应该化——强加性思维或者强制性介入事件处理。
过度强权干涉会牵绊涉事人的主观意识形态(例如用亲情加码。你是我孩子……你就应该……),长久下去快乐主动情绪被强制情绪压制,造成生活意义的丧失,。主观意识与客观意愿的长期冲突,会导致情绪在失控状态,令焦虑缠绕。
已经发生的事情就应该是合理的事情,所以应该要正视它。
在交流中的“你应该”的多次运用,会让对方压力增大,给对方造成特别多的困扰。(我还是喜欢自己常运用的“我的想法是……,这个事情如果是我,我会……处理,你的想法呢!”)
(3)合理化——都行、我能理解、我总是在霉运点上、你跟我说没用,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天定的没有努力的意识!
得过且过的生存理念,积极意识形态的漠视(习得性无助,没有反抗意识)
四、10种非理性的人生信条
你如果老是用恐怖化、应该化、合理化去思考问题的话,就会陷入以下10种状态:
信条1:太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你。因为 太在乎会导致你对拒绝的强烈的恐惧感,比如说我绝不能让那些看重我的人轻视。如果你持有这种想法,要么你会四处讨好别人,避免冲突,而忽视了自己的需要;要么你就把自己装扮成一只刺猬,逮谁扎谁。其实你的更好的选择可以是这样的:“我希望你们喜欢我,尊重我,你们要是做不到,我也能忍受”。(恐怖化)
信条2:无法忍受在重要任务上失败,比如考大学、重要项目、重要关系。如果你让自己相信在任何重大事件上都输不起,你就不敢冒险,会墨守成规。还有就是无法忍受别人的批评,他们无法忍受出错,在一些小事上也斤斤计较,不依不饶。(恐怖化)
信条3:人和事都应该朝着我要的方向发展,要不然就太糟糕了,无法忍受。这是由于低耐挫性和对不公平的敏感而造成的冲动反应,会导致你半途而废,消极否定,逃避责任,缺乏坚韧。(应该化)
信条4:某件事出错了,肯定是有人出了问题。他们凡事绝对化,认为事情做得那么糟,肯定是有人不尽力,这些人善于把脏水往别人身上泼。(应该化)
信条5:我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总是抱着深深的忧虑。比如截止日期前完成所有的任务,公婆到访,拜见岳父母。(恐怖化)
信条6:每个问题都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我必须立即找到这些方法。有时候完美主义造就了拖延症。(应该化)
信条7:在很多困境和责任面前可以让自己置身事外,心安理得。凡事都能找到一个合理化的理由。(合理化)
信条8:如果我事事不投入,保持若即脱离的关注,我会永远开心。很多人貌似参与了很多事,但其实他们只是坐在那儿,被动地观察。(合理化)
信条9:因为过去或者小时候发生的一些不好的事情造成了我现在这个样子,我努力也改变不了。比如:父母是酒鬼,他们老吵架,以此为借口,不求改变。(合理化)
信条10:这些坏人坏事就不应该存在,我真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他人他事会逼得你反应过激,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其实非常业余。(应该化)
这十种错误的认识和信条和三个错误思维的呈现是B的思维管理,当面对不佳的A的理念时,会导致不良反应C(四个过分的情绪)。
(1)有效的安全感会对抗恐惧。
(2)不要纠结于完美,做到能力极限就可以抗拒应该化思维。
(3)存在感的浸入会调动生理性积极意识,强烈的生存意念就会对抗负面的合理思维。
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合适的极致(刚刚好)!能力与能量的匹配,气场与发生事件的共存、共处、积极应对。
孔夫子四件不做的事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五、第四种好的思维理念——我能不能做一个更好的选择。
这也是我最近注意到的,选择的能力应该是人生赢家的大智慧!!
因为有一个错误的B的思维纬度会导致C的情绪管理,所以要做到第四个更好的选择理念,必须奠定“你永远拥有更好的选择的可能性!”
积极主动的同时,也要适时的增强心理承受度。世间的事情不一定都会有美好的结局!努力了才可能有机会、不后悔!
行动就是那个“1”
适时的摒弃我执,就不太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左右!
借用孔夫子的“尽人事,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