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人网针对90后的职场新人做了一项有关职场适应程度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0.8%的新人认为自己工作发展空间小,找不到发展方向;25%的新人认为工作强度太大带来的工作压力大。对于实际工作是否和自己期待的一样问题,仅有25.6%的职场新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感到满意,和期待的一样;24.4%的职场新人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表示和预想的差别太大;剩下的50%则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满意程度一般。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职场新人“找不到发展方向”呢?
职场新人又该如何破解迷茫、找到发展方向呢?
我们来看《被赋能的高效对话》。
书中介绍了一个个人生活各方面的逻辑层次的模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顶端的愿景/精神层次是指我们生活的第二层级,他处在个人之上。其核心问题包括:还有谁?还为了什么?还能如何?他导向了第二层级的思考:传承与贡献。
身份,第一层级的顶端,开启了个人的问题层次。他指的是内在对自己的基本认识,他有意识地把你的愿景表达成使命,以及你要扮演的角色。这个层次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我是谁?
价值观层次,是指你真正的核心价值。价值观是鲜活的概念,是我们身上固有的,总是积极正向的。在价值观层次,我们将愿景和自己的项目计划与真正重要的问题连接起来。这个层次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我的价值观系统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
能力层次,猫叔的是你现在具备的能力,以及你能够做的事情。这个层次指向你的才能、力量、通用技能,以及你在生活中所用的和可以创建的思维策略。这个层次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我的能力是什么?我该如何做这件事?
行为层次由日常环境中的具体行动和反应组成。无论你的能力如何,行为描绘出来你实际上每天的所作所为。这个层次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我该采取哪些行动步骤呢?
环境层次是关于行为和行动所发生的外在情境。这个层次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行动的时间、地点、人员等外部条件是什么?
我们回到职场新人的迷茫问题,职场新人该如何找到发展方向呢?不仅仅是从该怎么行动、该怎么做这些行为层次思考,而是利用逻辑层次模型,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深入探索。
我们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
愿景/精神:我们对家族、专业领域,社会、民族、文化等能够做出哪些贡献呢?
身份:我想要成为谁?我想成为怎样的人呢?
价值观:成为这样的人,为什么这么重要呢?我的哪些价值观得以发展?
能力:我该如何实现期望呢?我有哪些技能?我需要发展什么技能?
行为:我需要采取哪些行动?哪些行动能够达成我的期望?
环境:我想在哪里实现我的期望?什么时间开始行动?
通过逻辑层次模型,自上而下,每上一层次的答案都指引着下一层次的行动,如果你遇到瓶颈、迷茫,不妨向上一个层次问问自己,也许一瞬间你就能豁然开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