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商”,一看到这个字,恐怕大家的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一连串的东西,商品、商店、商场、商人、企业、工商……实在太多了。 在商品经济的时代里,商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太密切了,还有谁会不熟悉它呢!
可是熟悉就意味着了解吗?我看未必,越是熟悉的东西,往往越习以为常,就越不会去仔细观察和深思。在这里,我要用手中的这只笔,看看能不能为大家描绘出一个更加精美的"商"来。
为了更好的了解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商演化过程的决定因素
"商",自古有之,要追溯其历史,恐怕比国家出现的还要早,只不过那时商是以物物交换的形式存在。从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交换,从铸币到黄金、到纸币,从现实到网络,商的模式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决定商的模式变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是生产力的发展吗?我想恐怕不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确实促进了商的转变,但是并未能真正决定商转变的方向和结果。
比如在中国皇权统治时期,有诚信经营的百年老店,有行业垄断的盐商,有强买强卖的贵族。明代中国就有远洋贸易的能力,但并未因此而欺压其他小国,而英国能够远航之后,便通过贩卖黑人奴隶和鸦片,开始了全世界范围的收割。
无论是相同时期的商人,还是不同时期的国家,大多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那真正决定商的发展方向的因素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政治环境和人的先天本性及后天价值取向。政治和人,就像河水两边的堤岸,决定了商这条河的具体走向。
在一个国家当中,没有哪种东西是完全脱离政治的管束的。而商的重要性决定了国家对它的管控会更加严格,商,是政治管治下的商。自古历朝历代,都是执政者先规划出商的模式,然后全国上下依此而行。即便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需要做出调整,往往也是要先经过执政者的允许,而后才能合法经营,背离执政理念的商,终归是不能够长久的。
在同样的政治环境下,商的形式依然是多种多样的,这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人性,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价值理念。
虽然商业活动极为广泛,也极为多样,但究其根本,不过两类,诚信与奸诈。无论哪个行业,无论由哪个阶层来经营,商都会呈现出两种趋势,一部分趋向于诚信,一部分趋向于奸作。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商,终归是人来作出决定并实施完成的。人的本性的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也就决定了为高之道的不同。
商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实际上就是国家的政治环境与个人的本性以及价值取向融合后,对交易进行主动干预的过程和结果。反向推之,其实通过商的状态及变化,也能推理出政治环境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
二、商的本质
对于商的本质,有很多种说法,大多是把商从国家中分割出来,做为独立的个体去研究的。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现在社会中很多商人唯利是图,明明是在祸乱整个国家,却又那么理直气壮的自诩为商业天才,这跟他们学习的西方那种没有国家整体意识的纯粹谋利的商业理念有很大关系。
国家是一个整体,商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从国家这个整体的角度讲,商的本质就是以商品服务为核心的社会群体活动。它属于社会活动,就应该拥有社会责任感;有群体性,就应该避免这种群体效应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这方面我就不以当下的现实情况举例分析了,大家不妨去查看一下春秋时期管仲如何以商灭四国的故事,就明白我说的这两点于商于国有多么重要了。
如果背离了这两点,那么再如何成功的商业行为,最终也只能成为国家身上的毒瘤。
三、商的意义
于个体而言,商既是人们获取财富、保障生活的途径,也是人们参与社会劳动,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
于整体而言,商是国家以利益为指向,引导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需要的地方汇聚,从而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形成各种群体效应,加速国家发展的进程。而一旦各种群体效应之间失去了平衡,就需要国家动用行政权力,强行对各方面做出恰当的调控,否则社会就会涌现出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会损伤到国家的根基。
商就如一匹烈马,必须在国家的驾驭下,才能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其所长。
四、商的目的
人人都说经商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我觉得这么说也不算错,只是太肤浅了。钱本身没有什么使用价值,放在那里就是无用之物,商人精打细算,劳碌奔波,不会就是为了把钱放在家里供着吧!
获取利益只是经商的直接目的,而不是根本目的。世上从商的人太多了,为什么有的商人我们厌恶,有的我们喜欢,有的我们敬重呢?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经商的根本目的各不相同。
这个根本目的,说白了就是赚了钱怎么花,给谁花。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谋利饲欲。这种属于极端自私的人,他们赚钱只为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
2.赚钱养家。绝大多数人辛苦经营,其实都是这个目的。
3.以商报国。这种人思想境界很高,他们选择经商,只是借此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祖国的强盛贡献力量。
4.积德行善。这类人往往天性善良,心思淳厚,乐善好施。在当前的时代里,我们确实很难找到这种商人了,但是在重德的古代社会里,还是有一些的。比如那些民间郎中,为穷人义诊是常有的事情,他们不是发不了财,而是跨不过良心这道坎。只可惜如今重利不重义,重法不重德,又怎么容的下真正的中医呢!
五、为商之道
道,做为中国人,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古人常讲为君之道、为臣之道、君子之道、医道、武道、孝道……
对于这个道,我们该怎么理解呢?最直白的讲,就是通往最好的结果的那条路。这就像我们的出行,确定了目的地后,我们会选择一条最平坦最方便的路线走,那些 难走的小路、山路、绕远的路我们会直接略过。古人问道言道,就是为了给后人找出那一条条最好的路。
为商也有为商之道,当今世界最流行的商道是西方那种弱肉强食的竞争之道,这种商道好不好,最终结果如何?我们略微分析一下便知。
丛林法则营造出来的竞争环境,确实可以快速诞生出强者,但是这种氛围里,每个人都是猎手,同时也都是猎物。要想生存下去,不仅要狡猾的规避各种风险,还要无情的贪婪的吞噬弱小,来壮大自己。在西方那些超极富豪的身上,无情,贪婪,自私,奸诈,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是他们本性如此吗?我想不是,他们只有放弃善良,选择冷漠,才能在那种残酷的商业竞争中生存下来,这就是他们的适者生存。
商业是一个国家内最广泛的,与每个人关联最紧密的社会活动。长期处于这种丛林式的竞争中,身居高位的人早已扔掉了人性中的善。而善良的人,无论身处哪个阶层,活起来都会异常艰难,同时资本的力量也会无限放大。虽然法律可以制定的极为周密,但是人毕竟拥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技能。久而久之,法律成了统治底层人的工具,而权力则成为了资本间的游戏。更严重的是,在这种商道之下,人最终会再次沦为奴隶和商品,唯一不同的是,以前贵族们挥舞的是皮鞭,现在挥舞的是资本。这样的生活,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啊!幸好,我们没有生活在西方世界。
人类,应该寻求和平与友善的未来,而不是回到茹毛饮血的过去。为此,当代的我们,一定要重正商道。
真正的商道,应该是这样的:
商不悖德,利不驭心,
诚信为本,去虚逐实,
索取有度,服务有益,
大不压小,强不欺弱,
固仁御奸,亲民爱国。
商人,既是商,也是人。为商之道,也是为人之道。
国家和社会真正需要的商人,应该做事不违背道德,再丰厚的利益也迷失不了本心。以诚实信用的理念经营,舍弃那些虚假的广告宣传、虚伪的营销手段、虚高的生产成本,回归商品真正的使用价值本身。在赚取利润时,懂得适可而止,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要真正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益。同行之间公平竞争,不仗势欺人,不耍卑鄙手段。
商人,要稳固仁善之心,悍卫仁善之举,与那些奸邪的社会风气相抗争,下亲和于民,上爱护于国。
总之,为商为人,要走仁善之道。
此刻也许会有人说我是痴人说梦,这种商道看上去确实有些梦幻,但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以此做为目标,上下齐心,那么这样的商道秩序迟早会建成,这样的生活氛围迟早会拥有。
商道,关乎着社会的稳定。任何一个国家,商道无道,最终会让这乾坤颠倒。看看美国的社会状况,再看看美国的政治环境,足以说明这一点。当资本掌握了国家命脉,当资本拿捏了权力核心,一切的美好都将破碎,那时国将成为资本的家,而民将沦为资本的奴。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诞生过数不清的先贤智士,如果连我们都败于西方那种低劣的商道之下,恐怕这个世界上就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建立起真正通往文明的商道秩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