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索罗斯,大家直观的印象就是投资神话、金融大鳄。其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以一己之力击溃英镑。而后稍作整顿,便再度出手,以相似手法击溃泰铢,进而引发亚洲金融危机。
关于货币战争具体的细节,本篇不做展开(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小编过往的文章《索罗斯的“泰铢”狙击战》),只是回顾这些金融战的背后,其实与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便来说说到底什么是反身性。
庄子认识索罗斯?
“反身性”这个词本身是翻译过来的,或许是翻译家们觉得,不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语言不足以表达对索罗斯的崇拜之情。这可坑苦了很多想要一探究竟的股民朋友。因为大家对于反身的理解,更多是这样的:
然后又叹息自己思想境界不济,侮辱了大师的智慧,不由得哀叹:
咳咳。好吧,各位也不用妄自菲薄,我们言归正传。其实,反身性在早已被大家所熟知,不过却是来自于另一个地道的中国成语——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说的是个什么事呢?其大意就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
我们先放一放,再来看个例子,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那句令人拍案叫绝的佳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发现了什么共同点没有?也许聪明如你已经意识到了,没错,在这两个例子中,观察者本身已经不再是观察者,他们无意识间成为了参与者。在这里,观察者与参与者之间不是确定关系,他们互相影响。
庄周梦蝶的故事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而那句充满意境的诗句,更是把看风景的你,却成为了另一道别人眼中的风景。这,就是反身性!
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反身性说的是,投资者与市场直接有存在互为影响。
在投资者看来,自己只是“坐山观虎斗”的市场观察者,并不产生干扰市场的行为;然而从局外人的角度看,投资者本身并非独善其身,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观察市场的同时,已经成为了市场的参与者。
投资者根据掌握的信息和对市场的了解,来预判市场走势并据此行动。而投资者的行动本身又会反过来影响、改变市场原来可能出现的走势。并且这个过程会不断自我强化。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例子:研究发现,足球运动员身体都很强壮,所以“当一名踢足球能够使人身体强壮”。然而应用反身性来看,这种观念本身又会影响因果关系,使之产生改变,发展为“身体强壮的人才能当足球运动员”。
看懂了你也就能理解索罗斯为何如此评价反身性:他曾表示,自己对于反身性理论的解读本身,是否也是一种反身性。
而之所以会产生反身性,是源于“偏见”。在一个因果相互影响的体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到完整的市场信息(有点类似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原理——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再加上投资者本身的局限性(主观偏见以及认知的不完备性),这一切造成了均衡点的遥不可及。使得预期不断地朝目标移动。这里引用知乎许哲对于索罗斯反身性模型的一段评价,我本人觉得尤为贴切:
股票的价格并非总是围绕股票的价值而波动,而是具有“反身性”。即过去价格的提升带来升值预期,故而新进入的投资者会买入持有。买入持有者并不是看好每股收益而购入,而是他们预期股价会继续上涨,可以卖给后来的投资者。虽然股票的价值有升值空间,但投机者在这里预期的事情实际上是,我所期望的收益是来自后来的加入者给出的。
反身性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说了那么多,我们来看个真实的例子。
C919首飞成功相信大家还都历历在目,然而市场上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航空股不仅没有大鹏一日同风起,反而飞流直下三千尺。大家纷纷表示不理解,这可是眼见为实的利好消息,还能作假不成?
从反身性来理解,市场普遍对于国产大飞机美好前景预期看多,航空概念股在“起飞前”水涨船高,股价的上升开始脱离资产真实价值,股价的均衡点不断从时间轴上“向右”延后,市场偏见使一些投资者看到了套利机会。主力机构利用了这种预期,前入者的收益已经不由股票本身价值所决定,而是来自于后续投资者不断买入接盘推高股价的预期,以此作为盈利目标。而抛售时机就是首飞成功那一刻。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投资者的认知偏见->不断买入的行为->行为本身影响了股价均衡点->股价脱离实际价值被推升。这个过程不断被强化,直到真正的套利者在首飞(股价推高的顶点)出货套利,也就是反身性的结束——泡沫的破灭,或者说,是市场无情的纠正认知偏差。
最后,我想说的是,下周二就是柯杰与Alpha Go的“人机大战”了,那么,反身性会再次重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