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父在观其志:观其事父之心,侍奉父母能否真心诚意。志:《说文》:“志者,心之所之也。”《毛诗序》:“在心为志。”
▲父没观其行[xíng]:观其居丧之礼,父母去世以后真心哀恸悲伤。“没”,去世。
▲观: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去体验,观得深入,观得广泛。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年”指长期。“父之道”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长期保持这种感恩之心,父母生我、养我之恩情。
【译文】
孔子说:“当父母在世的时候,观察其事奉父母的心志;当父母去世后,观察其居丧的行为;长期不改变这种对父母的孝敬之道,可以称为孝了。”
【学而思】
“观其志、观其行”是内心和行为都要做到真心诚意,父母活着的时候,真心诚意的孝敬父母,父母去世后,真心的哀恸悲伤,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2.5)”
【知识扩展】
南怀瑾《论语别裁》:“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父母不在面前,乃至父母去世了,也要言行一致。说得到做得到,长期保持言行一致的态度,这才是孝道啊。”
蕅益大师(明末四大高僧中最晚也是影响最大的,中国净土宗第九代祖师。)《点睛》批注里说到,这一句话是讲孝道,“观其志”就是“观其事父之心”,“观其行”,这里是指父母过世之后“观其居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