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在 Ted 上看到了本书作者蒋甲的演讲《我从“被拒100天”学到的》,今天猛然间看到他的这本“被拒100天”的书,当即买下来一口气读完了,深受启发。
作者蒋甲从自己幼儿园时候被拒绝的一件事开始讲起,讲到自己被拒绝之后的痛苦,以及此后很多年里这段痛苦的拒绝经历对他带来的消极影响。蒋甲从小到大的一个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名企业家,并且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企业家。在企业工作的那几年作为销售经理,虽然拿着高薪,但是他并不快乐,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但是他害怕向领导提出辞职的请求,他知道自己会被拒绝,他也很不喜欢让别人为难……辞职创业后,他遭遇了低潮期,这期间他在自己身上进行的一项“自我被拒绝”的挑战,作者通过大大小小的被拒经历向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直面“被拒绝”的魅力之处。
他从向陌生人借100美元开始,到提出让甜甜圈店的店员为自己做奥运五环形状的甜甜圈……最终到帮助自己的妻子克服“被拒绝”,在梦寐以求的谷歌找到满意的工作……
蒋甲将自己“被拒100天”挑战的视频记录在了自己的博客中,大家可以点击观看:Rejection Therapy by Jia Jiang
正视拒绝
当我们害怕被拒绝时,会产生“恐惧感”,而恐惧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正常的生理反应。对危险物体的恐惧使得我们的反应时间比对无害事物的反应时间要短得多。我们的这种“恐惧”是所有哺乳动物进化出来的本能,没有了对蛇的恐惧,被蛇咬伤致死的事件就会增多……
对拒绝的恐惧亦如此,很多时候当我们向别人提出一个请求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可以说是瞬间的反应就是“他会不会拒绝我”,进而通过我们经验的判断和思想的斗争,最终才能确定我们是否能够克服这种“害怕被拒的恐惧感”。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我们能更理性地看待“被拒”的恐惧感——这是帮助我们生存的本能,这种本能仍留在我们的DNA中。但实际上,它已不再是安全措施,而成了负担。如果对拒绝的恐惧是个器官,那它就是阑尾,而不是心脏。
在发现拒绝的生物学原理之前,我们以为自己是在跟怪兽打一场心理战,但其实我们是在跟进化学战斗,跟DNA战斗。这场战斗不止是心理战,还是生物战!
不要在别人拒绝之前先拒绝自己
当我们向对方提出一个要求时,我们更多的可能不是在想要怎么提要求,而是在担心对方万一拒绝了自己怎么办,那样自己岂不是很难堪,如果是那样,自己要怎么应对呢?然后,我们的注意力就放在怎么去避免自己的难堪,而不是要求本身上,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在对方还没开口拒绝自己之前,自己就先把自己拒绝了。
我去年应聘过零点研究咨询董事长袁岳老师的助理,通过层层的筛选,最终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的言又几书店见到了袁岳老师。当时投简历就是试试看,根本没想过自己能到最后一环节,投完之后就忘了。可当最终要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怯场了,我觉得自己肯定不行,袁岳老师一定会拒绝我,他这种大人物对助理的要求一定很高,我甚至觉得在他面前丢人是很失败的……在去见他的路上我就打退堂鼓了,到了书店门前我也一直在犹豫,我坚信自己会被拒绝。我在创业大街从南到北走了不下十个来回,最终还是硬着头皮进去了。
见了袁老师之后,很激动,也很紧张,因为怕出丑,当袁老师伸出手要和我握手时,我身子一前倾,没想到背的肩包竟然甩了过来,把他的杯子打碎了……我完全懵了,当时真的是想死的心都有,我只好一个劲儿地道歉……接下来的情况可想而知,本身就没准备好,我又那么坚信自己会被拒绝,在心理暗示那么强的情况下,我表现的一塌糊涂,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被拒了。
其实我在投简历的时候已经给自己下了定义,自己一定会被拒,而自己仍然投了简历,其实是想着即使过不了,还有可能能见到这么一位大名人。在对方拒绝我之前,我早已拒绝了我自己。
转眼一想,类似的事情在我的生活中太多了。当我要给一个我认为重要的人打电话或者约了见面的时候,我总是会犹豫很久才拿起电话或者是推开门进去,手足无措,口干舌燥……半个月前第一次去TMC参加活动我又遇到了这种情况,由于早到了半个多小时,我在楼下来来回回转了好几圈直到活动开始前五分钟才进去。那种感觉特别煎熬,我早就想克服了,但是由于从来没有正视过这个问题,所以每每遇到,依旧备受煎熬。
接收到第一个拒绝的信号就放弃,比把它拿出去,让别人继续批判它要安全的多,自己一下子拒绝所有可能,是最容易的,同时也是最愚蠢的。
当我们面对一些事情时,我们脑海里充满了疯狂可怕的结局,这种对拒绝的恐惧让人害怕到不敢去行动,也让人不敢真正地投入生活。
拒绝是主观的,是一种观点
多数情况下,当我们被拒绝的时候,我们首先就是从自身找原因,会反思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好。被拒之后的反思是一直被提倡的,我们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但我们应该明确一点,拒绝是一种人类互动,每一个决定中至少有两个人的参与,拒绝的一方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忘记这一点时,也即把对我们说“同意”或“不”的人当成单一的机器时,那么每一次拒绝都像是一份控告书,每一次接受都像是一种资格认证,但这并不是实情。
这个世界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我们都有着多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个性、动机还有背景,我们对于同一请求的回应反映出的更多的是我们个人的特质,而非请求本身。
拒绝是拒绝者的观点,它深受历史背景、文化差异、心理因素的影响。没有什么拒绝或接受是普遍的。
一个人对我们的看法,或者对我们要求的看法,可能会被与我们无关的因素所影响,人们的观点和行为可能会因为多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巨大改变,那我们又为何要把每个拒绝都看得那么重呢?这一简单却深刻的道理可以让我们在情绪上接受拒绝,同时,也开始以全新的视角看待人们做出的决定。
向心爱的人表白被拒绝估计是最难以让人接受的拒绝之一。当我们被心爱的人拒绝之后,我们会开始从自身找原因,我是不是不够高不够富不够帅,我是不是这不好那不好……然后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更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
感情本来就是两个人情感的互动,当被一方拒绝之后,单从自身找问题很可能会找不对问题所在。对方不喜欢你并不一定代表你不好,感情是相互的,想想那些你自己不喜欢的人如果向你表白你会怎么做,就会释然很多。
多关注请求本身
大多数情况下,对方拒绝我们其实是拒绝的我们的请求,而不是我们这个人。而我们却倾向于认为对方是拒绝了我们这个人,而忽略了请求本身对于对方是否合理。当我们被拒绝时,可能很难分清这两者的区别。实际上,我们如此痛恨拒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无法分清这一界线,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分清对方是在对请求拒绝还是对我们本人拒绝。
当我们暂时难以区分清楚地时候,那就先把注意力放在请求本身上,至少这样被对方再次接受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请求太过分,是不是自己的态度存在问题……我们的沟通方式对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当我们自信、友好、坦诚时,人们似乎更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即使拒绝了,也至少会跟我们多交谈一会儿,问些问题。
当我们站在这种角度去面对拒绝,经历得越多,就越能分清这两者,并在被拒绝时不往心里去。
被拒之后问个为什么,不要转身就跑
作者蒋甲在“被拒100天”第一个挑战时向陌生人借100美元,当他提出要求后,对方说了“不”,同时问“为什么要借给他”,但蒋甲听到“不”之后接着就恐惧地跑开了,完全没有听到对方问的那句“为什么”。直到他后来剪辑视频时才发现自己其实错过了一次解释的机会。
当别人拒绝了我们,我们跑掉了,回去之后自己反思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很容易受自己情绪的影响而难以找出问题的所在。但如果我们被拒绝之后问个为什么,就很容易搞清楚问题所在,还可以打消我们对对方动机的疑虑,而不是自己回去之后苦苦瞎想。
被拒绝是经常发生的,不要太往心里去,当被拒绝之后不要着急逃跑,留下来,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下,可能的话可以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看看会发生什么,或许会产生惊喜。既然拒绝并不能伤害我们,那我们为什么要怕到连和对方进一步交流的机会都不给自己呢?
听到对方说“不”接着就走掉,一点努力都不再做,估计很多人都这样做过。每个月我都要去国税局办理业务,每次去了都会被长长的队伍和工作人员的低效所烦恼。有一两次排得时间太久,快到下班时间了,而自己还有其他业务要办,自己去柜台想直接口头咨询一下,不过直接被拒绝了,告知我去排队,不要加塞,虽然很生气,但是只能回去继续排队。但是这期间总能发现有几个人聚集在一个柜台前向正在给其他人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咨询问题。他们开始也是被拒绝的,但是被拒绝之后他们不是直接走掉,而是趁着工作人员打印东西的时间进一步说明自己的问题很小以及具体问题是什么,这时候工作人员一般随口就回答他们了。
拒绝是有价码的
一旦对方拒绝了我们的要求,那就表明了对方的态度。想再当时接着去改变对方的态度,其实是很难的。除了逃走,有的人选择通过争辩来说服对方,而这样经常会适得其反,当我们去争辩的时候,就是把对方放在了对立面,这时候可能会让一个只是拒绝你请求的人开始连你这个人都拒绝了。
当人成名之后,更愿意向比人讲自己当年受过的苦与难,这其中包括一次次的被拒绝。有句话叫做“人是被委屈撑大的”,其实,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被一次次拒绝成全的。当我们被拒绝之后,不断调整自己,再进一步去努力,被拒绝,再努力……当我们被拒绝的次数足够多了,“不”最终会转化成“是”。不过前提是我们确实是有效地进行了调整,而不是生硬地将自己的意念一次次强加于别人。
同时,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有多想要某件东西,不知道它对你而言有多大价值时,拒绝几乎可以作为一把标尺。通过拒绝,我们更能意识到自己为了目标愿意承受多大的痛苦。
刻意训练,降低对被拒恐惧的敏感度
既然害怕被拒绝的恐惧感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刻意训练来进行对“基因行为”的对抗。我们在认知上对“恐惧”的生理基础看得越清,就越能够理性地对待恐惧。我们需要像锻炼肌肉一样去锻炼勇气,它就像一块儿肌肉,你必须不停锻炼,保持它的强壮,不然的话,它可能会变弱,甚至萎缩。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不同的大的小的拒绝,摆正态度,利用好这些机会来锻炼我们勇气的肌肉,在精神上保持强大,让我们的自信源源不断。
有意地不断寻求拒绝,直到我们对“不”这个词变得麻木。这好比中国功夫中的铁拳,练武之人不断用拳击打硬物,以降低对痛的敏感度。
现在大街上的乞讨的人越来越多,看见他们我经常会想,每天被拒绝上千甚至上万次,难道他们不难受吗?尤其是那些一看就是冒牌的乞讨者,难道他们就不在乎别人鄙夷的眼神吗?现在想想,他们刚上街乞讨的时候,估计也害怕被拒绝,也不自在,但是时间长了,被拒绝的次数多了,对于被拒绝也就麻木了。他们对于被拒绝恐惧的敏感度几乎为零了。
当我们看到大街上的可怜的乞讨者时,我们内心对他们充满了同情,但是这并不会拉进我们与他们的距离,同情会斩断联系,同感才会产生联系。而我们没有经历过乞讨者那无数次的被拒绝,所以不可能产生同感。因此,如果我们一直逃避被拒绝,那么我们就永远没有机会去正视拒绝,永远被拒绝之前和之后都是充满恐惧。
被拒绝是常态,我们要做的是关注问题本身,不要过多关注自身的不堪以及结果的不悦。有些时候,拒绝只是大机遇前的小挫折。这时候只需要我们一点点的勇气和创意,或许就能创造出美妙的结果。
从现在开始,在生活中开始寻找被拒绝的机会,观察这个过程中对方的反应和自己的改变,对这个过程的好奇本身可以缓解我们的不安。拒绝不可能被杜绝,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理性的看待拒绝,同时尽可能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引导。
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仍然会被拒绝,只是,那时,我们已不再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