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家家”大概是很多人童年里都会经历的事儿吧,回忆起来大概也会暗暗发笑吧。
下午四五点,阴冷的天,下了几天的雨停了但是路上还满是泥泞,四个男孩,平均年龄10岁,最大的该13岁了吧。我在想是称他们为大男孩还是小男孩,这已经不重要了,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在我家屋后玩“过家家”。
传统的形式多了些新花样,做饭和角色扮演,但比我小时候玩的更认真。他们用废旧木板搭了一个长长的锅台,用不太规整的砖头加上木板搭成了餐桌和两个简易小板凳,由于砖头形状各异加上地面不是太平坦,我很是担心他们刚刚搭就的简易餐桌倾塌。我像是等待一场话剧一样等待他们四个小男孩扮演的生活场景,满满回忆又充满期待,孩提时代“过家家”的场景像放电影一样一一在脑海中闪现。
那时候的小男孩小女孩呀喜欢热闹,喜欢大大小小聚在一起“过家家”,扮演电视剧中的人物角色。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热播的《还珠格格》,我尤其喜欢小燕子,她俏皮可爱、古灵精怪,我最想扮演她了,后来小学时期偶然得到《还珠格格》两部书,一口气读完还意犹未尽呢,后来无聊之际还能再读几遍。现在回忆起来仍然觉得小燕子真是神通广大,不过更神通广大的是我们那群儿时的玩伴。我们一群小孩子大概五六个,其中一个比我们大7岁左右的男孩子明明,仗着年龄优势自然成为我们的“老大”(我一直以为他是女孩子,后来无意中得知他是男孩子,就自告奋勇和一群小孩子揭秘他的性别,当然没有成功过,后来我们在一起玩时他总是不喜欢我,哈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嘞)。我个性活泼调皮,仗着自己外乡人的身份(我小时候寄养在外婆家,邻居们因为我是“别人亲戚家的”对我很客气,我因为有这个身份保护伞时常调皮搞怪,不过我那时候最怕舅妈,现在看来大概是有一种寄人篱下的心酸和担心吧)背着外婆顽皮搞怪,常常玩到黑嗨到疯,不喊不回家的那种,白天困了就躺在别人家椅子上睡着(经常睡到醒都没人喊我),有一次生病似乎发烧了就直接躺在别人家柴火剁里睡着了,外婆怎么都找不到我,很是生气(如果有人贩子我大概早就被卖到哪个山旮旯去了吧)讲到现在大概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丫头吧!(趣事辣么多,回忆转不停啊)还是回到明明身上吧。明明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但是我年纪小打不过他,尤其是他自己做了《还珠格格》里面格格们的头饰,我就更想跟他拉近关系啦!但是没有明明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孩子王”呢,哈哈!那时候我们几个女生“过家家”,有很明确的角色分配,有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孩子,然后还有其他的家庭,主要活动是吃饭、睡觉和采购。碗是破砖烂瓦,菜是地面上长的野花野草,油盐都是土,筷子是树枝,床是妈妈的怀抱。还有老师和学生,大孩子当老师教“a o e”和“加减法”,有时候会有音乐课,每个人各司其职,玩的津津有味。
眼前四个小男孩的“过家家”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相似的场景,倍感熟悉,现在以小大人的身份和心态看待这场“过家家”游戏又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他们齐心协力共同搭建锅台和餐桌,一起准备“食物”,轮流扮演“老头”、“老奶奶”和“小二”,扮演老人的小孩手持拐杖,弓着腰,以老人的口吻与“店小二”交涉,得到“店小二”的招待。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且这四个男孩说他们会不断创新菜品,而且在买单的时候有的孩子还会与“店小二”讨价还价,有趣的是菜价因“店小二”的心情而改变,通常波动很大。以大人的眼光来看,这个“过家家”游戏中涉及到了团队的分工合作、人员的沟通交流、个人意愿的表达(对公平的诉求)、谈判等,但是在孩子眼里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娱乐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感受到人性的善意,对人处事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沉淀和阅历的丰富,这些过往经历都会塑造一个人的人格,乃至影响一生。教育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与否,但是寻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式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啊!
我看着这些孩子在冰冷的空气里赤手做着“食物”,通红的小手浸泡在凉水里,我的弟弟是其中一个,膝盖以下的裤子都湿了沾了一些泥巴。我为他们感到心疼,曾试图语言阻止他们,但是当看到这些孩子玩的不亦乐乎时便放弃了这个念头,反而给他们拍照做他们唯一的观众。同时我也看到我弟弟今日行为的下场,除了语言的呵斥可能还要受点皮肉之苦。大人不喜欢孩子调皮捣蛋,他们喜欢孩子老老实实按照大人的意愿生活,我一度认为大人不需要活生生的人而是听话的奴隶。我听过见过很多“调皮”的孩子被父母训斥,同时别人家的孩子也被父母警告不要跟“调皮”的孩子玩,大人参与孩子之间的事情只会让事情更复杂。
我坐在床上打下这些文字,弟弟躺在另一张床上看“熊出没”,还一边在床上吃东西(我不喜欢这样,但是我不会命令他做什么,只是跟他说明这样有什么不好,如果他听进去并且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想起每次在家的日子,电视机里播放最多的就是动画故事和“西游记”,从“喜洋洋和灰太狼”到“熊出没”,上初二的妹妹也看,我实在无聊的时候也只能跟着一起看。虽然觉得这样很幼稚,却不会去干涉,成长和成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外界过多的干涉或者揠苗助长多少有些不合适。
电视机播放着各种剧,我听到:
大人对着小孩说:“真羡慕你们可以像过家家一样过日子,每天有大好时光挥霍”
熊二:“俺不知道出名是啥东西,俺就是喜欢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