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08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白话诠释: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话语不轻易说出,(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行动不能兑现是一件耻辱的事情。”

孔子说,“因为自我约束却犯错的人,是很少的。”

切己体察:“言必行,行必果”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要求,“言行一致”与“知行合一”也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提到比较多的。言语上的了解和通透是第一个层面,但最重要的是在行为这个层面,即周边人的感受以及自己的实际获得感。就好像我日更写的这些文章,如果做不好,那就仅仅是文字的堆砌。

第二句讲了自我约束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律”。文章的意思是说自律的人犯错少,但是也有可能自律久了希望放纵一下就犯错了,所以不在于是否能够持续做某事,而在于持续做某事的过程中减少单次的误差和异常点事件,以规避风险。

文言拾遗:耻躬之不逮也--“耻”是以...为耻的意思;“逮”即赶得上,兑现的意思,例如力所不逮就这类似的用法。

以约失之者--“以”是因为的意思,“约”是约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