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卡特里娜”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难
之一。
飓风“卡特里娜”于2005年8月28日气势汹汹扑向美国路
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沿海,飓风移动速度加快,风势猛长。
由于地势低平的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正处在这场史上罕
见的飓风“虎口”之下,加之各方准备不足,使得人员伤亡惨
重。专家认为,这不仅是因为死亡人数和破坏情况惨重,而且
因为大批居民被转移。对自然灾害颇有研究的美国历史学家西
奥多。斯坦伯格称:“美国不得不清空一个重要的大城市,仅此在史上就是没有先例的。”
2005年9月1日,“卡特里娜”飓风肆虐后,路易斯安那州 民主党参议员玛丽。兰德里欧以及各方人士纷纷指责联邦紧急 事务管理局在撤离受害者时效率低下,对提供药品、通信设备 和其他急需物品的捐助建议也不加理睬。而此时沃尔玛通过设 在本顿维尔的紧急反应中心来协调其救灾措施,利用公司的 GPS卫星系统来追踪卡车的行踪。它已派出约1200辆载有水, 食品和其他应急物品的卡车前去补充商店供应和提供救助,
尽管飓风到来的速度惊人,连政府也没有做出及时反应, 但是沃尔玛应急能力却更加令人叹为观止。8月28日,“卡特里 娜”登陆美国佛罗里达州,持续了几天的飓风,使西南湾区遭 受史无前例的重创。沃尔玛126家分店以及发货中心都位于灾 区,因而也接连受到了停电、淹水或强风摧残等冲击。但是, 仅在9月2日就有分店陆续开始营业。
沃尔玛之所以能及时做出如上反应,原因就在于沃尔玛的 灾难管理从风灾发生前就开始了。当8月24日报道称“卡特里 娜”从热带性低气压转成飓风时,沃尔玛的营运持续负责人杰 克森就开始进驻紧急指挥中心。当“卡特里娜”到了佛罗里达 州时,这个中心已经有50个经理和支持人员,从货运专家到损 失预防专家都在备战状态。接着,杰克森就要求沃尔玛的仓库 增加发电机、干冰、饮用水、干粮等灾难紧急用品的库存,而 且要放在指定、较方便拿到的地方,如果受灾严重,一开店就 可容易取货、补货。
这一段时期内,沃尔玛要求员工们每天清晨6点就开始打 开收音机或者电视机,仔细地关注着当地这一天的天气状况, 然后根据气象预报,临时决定新上架和需要补充的产品。
当然,仅在这几天做好准备,是远远不能应付这场巨大的灾难的。沃尔玛的这些救灾功力,有赖平日就已构建好的高效 率的运筹与物流网络。在全国沃尔玛有七个发货中心,能迅速 地将商品运往各店面。沃尔玛通过对全国气象服务的气象信息 和店里的销售记录的分析得知,在飓风来临前后,哪些商品会 热销,从而预先做好库存准备。
正是由于沃尔玛做到了未雨绸缪,制定了强大的灾难管理 体系,使得这个大型企业,不仅没有受到“卡特里娜”飓风的 影响,还被称为“生命线、救生索”。沃尔玛为灾区民众送来了 食品、饮用水等生存用品。还在受灾地区以卡车、帐篷和其他 建筑形式设立了“迷你沃尔玛”商店,免费发放食品、牙刷和 被褥等。从而获得了受灾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的信任与尊重。 这次灾难,帮助沃尔玛建立了无与伦比的信誉和好评,对它以 后的发展将是极为有利的。
灾难管理,最初是来自于公共管理领域的概念,后来引申 到企业的管理计划中。无疑,它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都是极为重 要和必要的。
企业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在灾难面前,企业不是孤立的, 所以企业的灾难管理计划可以借鉴于灾难公共管理,同时根据 自己的特殊性和能力限制,抓住行业的不同特点来制定不同的 灾难管理计划。每个企业都要寻找到自己的应对灾难的道路, 并承担起自己作为社会组成部分所能够承担的义务。
1990年8月11日,在暴雨的肆虐下引发了山体滑坡,这使 得天水锻压机床厂这个经过了20余年奋斗、已处在发展高潮期 的企业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由于75%的车间被埋入了地下, 致使企业一度完全停产。经历过这次教训,企业领导在新厂区 重建过程中,将灾难预防工作视为第一要务。由于新厂区位于 渭河边的荒滩上,企业不仅花大力气整顿河道,加固河堤,同时还为企业财产购买保险,就是为了预防灾难再次发生。 但是,这些工作还停滞在原始的观念中,现代灾难管理的 内容远远不止于此。因此,企业应了解灾难管理,这有助于企 业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各种情况。灾难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以下 几大板块:
1.定期做好资产盘点,并且对办公地点可能出现的灾难有 充分的准备,做好预防。需要准备备用数据处理中心、备用的 工作环境、备用生活设施和技术支持及运行管理人员等,用于 灾难发生时接替生产系统运行和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支持关键业 务功能运作的场所。
2.对关键资源加大保护力度,关键资源包括数据资源,也 包括智力资源。有些企业的核心技术都集中在个别专业人士手 中时,那么就应该在平时对智力进行备份。以便当人员出现损 失时,仍然可以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3.企业高层的继承人是重要的一环,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 领导,同样一个企业也不能没有负责人。当灾难来临时,企业 一把手受到重创,如果有合适的人选接替他的位置,那么有助 于对整个局面及时进行控制。
2004年11月7日,年仅38岁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患 肠癌去世。不可否认王均瑶一生精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在企业继任者选择方面他却显然匆忙而欠考虑。在他病危 期间,其在均瑶集团绝对控股权的分配权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由于接班人迟迟没有到位,使得企业管理层日常事务顿时陷人 停顿。
相比之下,美国通用公司很早就制定了企业接班人计划, 通过系统化、科学的CEO继任模型,可以花费10年的时间培 养、考察、选择出一位最恰当,与企业文化完全吻合,能够带领企业未来成长的领袖人物。这使得通用实现了长足稳定的 发展。
4.企业中员王的灾难应对意识非常重要,企业应定期进行 灾难演习和训练,通过这一演习使得员工除了熟悉业务外,让 员工都能够具有面对灾难时如何应对的意识,这将帮助他们在 灾难来临时保持冷静。
在“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中,沃尔玛动用自己的货物流通 渠道,帮助灾区的受害者,它表现出来的应急反应能力,连美 国政府都不得不感到汗颜。
沃尔玛的这次面对灾难的应急措施和其后的救灾活动无疑 是非常优秀的,它向公众重新树立了沃尔玛的形象,并建立了 和社区的紧密联系,公司尊重个人、服务客户、争取杰出的宗 旨,也在这场灾难中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制定灾难管理体系,使得公司在经 历天灾人祸的洗礼之后,不但没有关门大吉,而且还会如同凤 凰一般涅梁重生,培植出财富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