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信阳焦点团队第15期读书会,是我们17期的组长余瑶老师主持的,于老师亲切自然,大方甜美,真诚质朴,承上启下,“水引子“的作用杠杠滴!收到了各位小伙伴们的一致称赞!几度出现了抢麦,还没有抢到麦的现象,现场的气氛特别的热烈高涨。虽然今天只读了一个自然段,但是甘老师的“问题引子“,使得大家把这一自然段探讨分享的特别的细致、理解的特别透彻。为大家这种认真努力、积极上进的学习精神点赞喝彩!!
今天读的内容,2,语言化解压力和情绪的社会支持。因为我们上一章读到了压力情绪的产生,说到压力,不是客观的情况或疾病。是个人在其主观世界,感觉自己被挑战到能力的极限,而使得个人无法应对某一特定程度的压力,致使个人的价值目标和安全感被撼动,能力、观点,自信和人的关系,需要进行协商和调整。而面对压力,个人需要在去调整和协商,可以适应新经验和新生活的社会建构,与主观世界的运作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家人朋友和社区的社会支持,特别能帮助一个人面对压力,当然,一个人过去如何建构失落威胁和危机的意义,也会影响它的调试。
当我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往往想着去更多的寻求帮助和支持,而语言是我们通常,去应用的,比如说一个人面对压力无法解决,内在特别的焦虑和不安的时候,他可能会寻找亲朋好友,去诉说自己内心的焦虑的情绪,自己的压力,那么他就有可能得到更多,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关注、鼓励和赋能,这样呢,就会让他的焦虑感降低,就会让他更有信心和力量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
当然,很多的时候,我们是不太会,去用语言来表达我们内在的压力和情绪的,因为我们往往会有一个“应该“的意识,也就是说,身边重要他人,他应该了解我们想的是什么?他应该知道我们想让他做什么?他应该主动的去做些什么? 那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当我们没有正确的表达的时候,当我们没有明确的,说出来的时候,可能对方就未必真的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想获得的是什么?所以说,往往失望就会越来越多,我们的,情绪也会越来越多,这样离我们想要的,可能就会越来越远。
这就是书中提到的,若语言描述的方式不能充分表达其所要时,很难从别人那儿,得到真正想要的社会支持。当我们旁敲侧击,或者是说用批评、指责唠叨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需求的时候,对方接收到的往往是否定攻击,他甚至感觉到我们是在找他的事儿。那么,他的心情,情绪,也会,很不好,很糟糕,也可能会给我们引起冲突,也可能会针锋相对,这样其实我们的压力和情绪就会越来越多,这个也就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真正内在的需求,所造成的不良的沟通的结果。
比如,一个特别在乎孩子学习,希望孩子有个美好未来的家长,在接到老师的通知说孩子今天没有交作业,让家长去学校,找老师谈话的时候,家长内心也是特别的焦虑和担心,他其实是,担心孩子这样的一个状况,会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会影响到她以后的升学和前途。那她见到孩子的时候,表达她内在的压力和情绪的时候,并没有用合适的语言,而是用否定和批评的语言说:“你这孩子太给我丢人了,你简直就是个垃圾!算了,你也别回家了,我也不想要你了!“那其实,孩子,接收到的是什么呢?是对他的否定、批评、指责和埋怨,甚至是厌烦和讨厌。那么孩子,可能,情绪也就会越来越糟糕,也是,不由自主的升起和家长对抗的这个心理,而并非家长期待的那样,能幡然悔悟、努力上进,能把自己学习迎头赶上,把作业认真做好,让家长安心,让家长放心。如果说,这位家长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知道怎么去和孩子交流,才可能让孩子真正的有所改变,也让孩子体会到她内在的压力,和情绪,和妈妈一起去看看,这件事情背后他有什么难处?有什么样的道理?他想要的是什么?他做一点点什么,可能会让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或者说家长给予他什么样的支持,可能会对他有所帮助,这样他和妈妈的力量,才会汇集到一起,成为他解决问题的很好的资源。
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感谢信阳小伙伴们的,学习热情,积极和坚持,相信我们抱团成长,将走得更远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