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小时候,晚上躺在屋前的空地上数星星、看电视。那大概是在一天疯玩了之后的最乖巧最安静的时刻。此刻我们也从一个个“人人厌”的皮猴变身为斯文小男生小女生。在夏日的凉风里,看着8点档的肥皂剧,和着虫鸣,伴着蛙声一片,与讨厌的“嗡嗡嗡”---蚊子先生一起在夜色里融为一体。
那时候的小伙伴都带着童言稚语的无忧无虑,每天都乐得没心没肺。今天约着一起去这里,明天约着一起去那里。最少不了的是约着“煮饭”。其实就是用砖头搭个灶,然后用不知道在哪里捡来的还是某家不要的锅来煮野草,这在当时是一个大家都乐此不疲的游戏。后来开始玩跳皮筋,捡石子,扔沙包,悠悠球,跳绳,打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
就这样玩着玩着间就长大了。我们各自都走进社会,有了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奋斗目标,不尽相同的爱好,并带上了一个社会人会有的“俗世烦恼”,在路上奔走。
我们开始聊爱好,聊奋斗目标,聊买房压力,聊工作压力,聊家庭烦恼。
童年时候的无忧无虑与没心没肺的大笑已经不在了。我们都有了各自肩负的责任与压力。像升级打怪一样,不停的提升自己的承受能力与解题能力,破解一道道的难题,不断成长,变得成熟与坚韧。
小时候住的房子已经随着房地产的开发变成了一个个楼盘,原本建筑风格的一楼也早已经不再。大家都住进了一栋栋的小楼里,没有了夏日凉风里的蛙声一片还有与“嗡嗡嗡”先生一起融入的夜色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