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用的“论”,但其实我这水平远远写不了议论文,更没办法去辩证什么观点,此标题纯粹为了装逼。
在很久的时光里,我都在找寻自信。我一直想寻找一个牢固的,自给自足的思维体系和认知系统,以及输出途径,来让自己达到永恒的自信。谁都不想自卑,对吧,一上一下的心情真的很难受。打个岔,我写下这行字忽然觉得我的出发点是不是就错了,这个世界上有永恒的自信吗,会不会其实,偶尔势微的自信,才是健康的自信。
有那么一阵子,我从外界学到一个方法,就是:自信应当来源你对自己价值的认可,不可把这种认同和反馈机制的主动权交给别人。我相信大多数人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和我是一样的反应:我自身贫瘠如此,有何可挖掘可认可的,荒漠之地还有什么好找寻的。觉得自己很好很难吗,我不是随时都可以对自己说“你很好啊,你就是最棒的”,不过说完还不是屁用没有。这有什么好努力的。
问题就在这儿。我们总觉得自己随时拥有认可自己的能力,但拥有了这种能力还是时时自卑,说明真正的自信应当从外界得来——这便是我们大多数人潜意识里对自信的求解。
可知你是荒漠,外界的人又何尝不是荒漠?你贫瘠如此,外界难道就是沙漠绿洲了?
上面这句话只为告诉你,即使你自己真的是寸草不生的废墟,那外人也绝对没比你好到哪里去,你的自信倘若不能自己给,也绝对没办法被外人给。大家都一样的荒凉。我小小的非主流一下,就像草东的歌词“都一样的下贱”。
自信的反面是自卑吗。倘若如此,则意味着,自信这个词的定义,是基于比较的。超过则洋洋得意,被超过则内心扭曲。这世上永远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种程度的自信,看似快速有效,实则难以长久。而且这里面还牵扯到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好”由谁来定义,你只接受你认可的好,可总有大把大把的人与你观点相左,倘若你不幸掉在了那些人的圈子里,面对着否定和质疑,你还要扯着嗓门呐喊你的主义,是不是挺累的。
比较会比较出参差来,是人们生活的圈子给参差上了不同的颜色。而我已经受够了外界不请自来的上色。我只是在那里好好的活着,便有纷至沓来的眼光和评价。我挺累的,不知道是否有人乐在其中。或许我自己也有问题,过于关注那些负面消极的反馈,而对那些正面积极的回声认为是理所当然,无需关注。
自信的反面是不在乎。好的地方我胸有成竹为我所用,不太有优势的地方我不在乎。如果不幸有了重大漏洞,好像也只能接受,但无需为此自卑,除非是重大功能缺失或是难以治疗的疾病,其实没有什么能阻挡你真正的快乐。我知道我或许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可是这就是事实,我们以为这些东西应该要让我们不快乐,但是其实它并未如此,束缚住你的只有你自己以及其他同样被束缚住的人,他们都和你一样认为你该不快乐。
不幸的是,现在的我,以及很多人,都还是处于自信的反面是自卑这个阶段。把这个课题放在爱自己这个大项目下,其实就是,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在到达完美以前,觉得自己不够资格得到全部的爱和欣赏。你要是XXX就完美了,你要是XXX就好了,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只是在期许更好的状态和未来,其实是一把锋利的刀子摆在脖子边,你要么完美,要么就接受自我苛责的刀子慢慢凌迟,这世界不存在什么中等完美,也没听谁说谁是50%perfect。
我由衷的希望,我们这些善良的人都能做自己内心100%perfect的那个人,不要再沉浸在要如何能更好的假象里。我也很希望自己能快一点全面的爱上我自己,全面的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魅力和美。因为生活很美,我不想浪费在不管是杞人忧天还是外界压迫的审视里。我心疼我自己,明明那么好,却被这些东西缠住手脚。
愿诸事顺遂,热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