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困难为何生孩?
我工作的第一组陌电到访,是在九月,来人是一位即将初二的学生。
说来很巧,第一次电话过去时,他就在我们校区。他亲戚家的哥哥在这上课学习,而他就在自习室写作业。
听他妈妈说,她在外地没法管娃,暑假孩子就在亲戚家,亲戚家的姐姐哥哥都在我们这学。孩子成绩很差,又不愿意学,之前给他报过补习班,上几次课就不去了,很是令人头痛。
那如果孩子愿意,是不是报名就是分分钟的事?此时我的想法仍然天真。
我想既然孩子就在校区,那怎么也得抓住机会,去与孩子对话一次。万一他就想学了呢。
于是,天降的一次到访,就有了。
初见时便觉这孩子是个慢热的性格,与我在和妈妈的电话中了解的样子很不一样。描述中他应该是叛逆且难搞的。
而此时,他只是背着书包,端端正正坐在我面前。声音小小的、拘谨的回答着我的问题。
成绩差吗?是的。各科基本稳定在不及格与及格间。
不愿意学,没有上进的心吗?不是的。小朋友爱玩的天性使然,但他依旧想和哥哥一样,正常去考上一所高中。
在不长的一段对话中,我发现他其实不排斥学习,只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导致徒劳无力。
这个发现让我陷入了即将开出的首单喜悦中,秋季班预备学员了。于是后面的一周的时间,为了家长能够放心并加强孩子学习的意愿,我开始给孩子进行每天的无偿辅导,直到他假期结束。
确定了每日的辅导工作,我也像打了鸡血似的。在某站过了一遍初一的数学内容,每一张预备打出来的专题训练我都做了一遍,又过了初一所有的英语单词,同时自费给他买了单词本和错题本……催到与及时的课后反馈。我自认为自己问心无愧的可以收下这笔钱。
那段日子其实我也乐得自在,比起打陌电的枯燥,我更想和孩子交往,这让我感觉到了充实。
每天见面第一句我都会试探性询问,今天是否是在妈妈催促下到校之类。很开心,他的到来是出于自觉。反而我发现,他父母在他的成长中并不到位。
他笨吗?单词反反复复记不住,数学稍稍转弯便不会。但我认为,他不笨。在辅导时间里,他能互动且还蛮认真。我想他如果能一直坚持下去,他一定能找到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摆脱当下的处境。
“你现在愿意学吗,在我们这?你可能会少很多娱乐时间,因为课后我希望你能留下巩固知识,不懂便问。”
“我想的,但是能不能就上一科呢?你们这里贵吗,如果贵了,我爸爸不会同意的。”
于是,我工作的第一坎——见识到了白嫖的奇葩家长。
气愤,无关这单是否成交,我甚至可以不在意那段时间零收入的付出。我气的是家长的不配位,与冠冕堂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