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母则刚”的迫不得已,养儿路上负重前行的妈妈们太需要好的队友了。
“为母则刚”这个词近年来使用频率超高,一方面女人生完孩子之后确实大部分会变得坚强勇敢起来;另一方面则是没有选择的“刚”,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孩子的事不管大事小事在这个社会似乎约定成俗第一负责人就是孩子的母亲,不“刚”不行。
男人则不一样,大部分男人当父亲之后,依然可以保持之前丰富多彩的生活。回到家之后,又秉着好好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的宗旨,即使在孩子的哭声中,照样好吃好睡因为有孩子他妈,更有甚者还因受不了孩子的吵大发脾气怪妻子没照顾好。
除了“为母则刚”近年来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你之所以吃穿无忧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爸爸们,你们之所以可以潇洒自在是因为有孩子他妈在负重前行。
今天一大早朋友圈就有位妈妈刚躺下又要起床上班了,生病的孩子吵了一夜,家里有几个大人但晚上照顾娃都是妈的事,因为人们认为所有的妈都是这样过来的,昼夜连轴转很正常。
我也经历过这样整晚带娃第二天又必须工作的时期,整整一个月没怎么睡觉,我自己的身体也挎了,后面慢性咳嗽持续了两年才痊愈。
所以如果不幸“为母没有真正地刚起来”,还不幸抑郁了,并不一定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关怀,不说你作就算大善了,而且还不敢跟亲人朋友聊得过多,因为每个人都不容易,社会需要正能量。关于长沙女博士带娃跳楼的新闻很多人就有这种心里:想死就自己死呀,为什么还要带上孩子呀。
不为什么,她肯定觉得这样是为孩子好:这人间太累了,妈妈不想留你在此受苦。
02 不管你是否承认,这个社会确实有很多吃软饭的男人而且还理直气壮。
这个吃软饭不是指贫穷男攀上了白富美,而是指对家庭的贡献不大,却又理所当然地享受家庭所带来的价值。我记得涂磊曾在一期情感节目中说过类似这样一段话:
什么人有资格做一家之主呢?
那个人是全家正常运转的关键,不可或缺,那个人不一定是家里挣钱最多的,有可能是披星戴月在外拼搏的孩子他爸,有可能是那个上班努力挣钱,下班全程陪娃的孩子妈,还有可能是负责一日三餐和家务的孩子爷爷奶奶。总之家庭生活参与程度越高,越有资格成为一家之主。
说到家庭参与程度,读友们不妨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每一家,就会发现自古至今背负期望值最高的孩子爸很多时候就是一摆设。
回家就像逛动物园,还要在动物园里吃喝拉撒,自己却千年老乌龟坐着不动;天天说自己赚钱很辛苦,用钱时却说我这钱就存着吧,反正是夫妻共同财产;经常应酬到深夜,急用筹钱时,却让孩子妈去借说自己是个男人做这样的事不好开口;孩子乖巧听话时就捧在手心,不服管教或生病时就立马垂头丧气:唉,我家的孩子怎么这样,那个谁家的孩子多好呀,你到底是怎么带的?反正自己不参与不解决问题,诈尸式点评倒是像放箭一样时不时放出几支,也不管听者难不难受。
这种男人随便一抓就是一大把。
今天网上看到一位男人说余秀华“仇视男人”,我发现当妈后我也有些仇视男人或者瞧不起男人,当然除了那些敢作敢当的男人真正肩负起了家庭责任的男人。
03 爸爸们,请放下手机和一大堆理由,学做一个好父亲。
除了上面说的那些男人,当然也有很多既挣得了票子又当得了奶爸的男人,但所占比例太少了。
大部分爸爸是不知道孩子是否该打预防针了,孩子的班主任是谁,学校里举行了哪些活动的,虽然他们也一直在班级群里,但从未关注过信息因为有孩子他妈。
让我气愤的是那些没有真正付起家庭责任的男人我们的社会还给他们找了很多理由:
“男孩子懂事得晚,男人就这样!”
“虽然不会关心人,但也不代表他不优秀呀,他在工作上就很优秀,理解理解。”
“他现在没挣到钱但是他一直在努力,至于带孩子你还指望男人呀!”
“他已经算好的了,你没看到那个谁的老公还吃喝嫖赌。”
……
身为一个妈妈我很“刚”,但也很累,为了孩子我没时间抑郁,没理由不奋斗。老公常说:在这个家里你的心里我的地位是最低的。
妈妈这一身份已耗尽我几辈子的能量,除了每日尽量把计划内的事完成好,请宽恕我没有能量再做好别的身份,除非有一个给力的队友。
如果有更多的能量我还想做一个好女儿、好姊妹、好朋友……当然还有做好自己和贤妻。
爸爸们,不管以前怎样,今后请放下手机和一大堆理由,留时间给孩子和家人,做好父亲,做好家庭成员,不要让孩子他妈硬顶着“为母则刚”的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