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乱云润生第一百九十三回
长篇小说乱云润生
乱云润生 第三十章
远古沧桑雍阳溯首
滿旗赤子窘居渠阳
第一百九十三回
上一回叙述:由于爱新觉罗·博雅与爱新觉罗·溥臣当下正被洋寇在京畿各地张贴告示追杀通缉,因此两家人潜遁逃难至雍阳下伍旗赤庄村,暂且栖居。远古京东三阳:渔阳、渠阳、雍阳地域相连,人杰地灵,这片沃土当年便是清廷大规模圈居京畿福地。
绍文与绍武回到下伍旗赤庄村后,在滿旗至亲同胞吳家兄弟鼎力积极慷慨协助下,分别在村东头与村北头,盐碱荒地上建房居住。两家开始一段一穷二白自力更生清贫生活。
下伍旗镇,位于雍阳北部,地处京沽靴“ 金三角”地带,是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也是雍阳唯一带有满族色彩称呼之村镇。辽金时期,下伍旗本来是运河漕运一处码头,明朝山西穴姓移民迁入立村,初起名薛家庄。
顺治年间清军入关,这里被圈为旗庄地,附近4800亩地属下五旗,后逐渐演变为下伍旗。史料载:据说曹雪芹家族溯原就是正白旗包衣,皇室家之旗奴,后随清军入关,祖先因屡立战功,一跃而为“从龙勋旧”,曹家便在下伍旗附近圈占到受田土地。
据曹雪芹祖父曹寅所著《东皋草堂记》中述:“东皋,在雍阳、渠阳之间,旧曰崔口,势洼下,去海不百里……余家受田,亦在渠阳之西,与东皋鸡犬之声相闻。”曹寅文中的“受田”,就是圈地受田这段史实。他说,曹家被受田在渠阳之西,距东皋不远。那究竟在何处呢?所谓“崔口”,清末地图上标是崔黄口。通过史料地图分析;下伍旗地域与曹家所圈到的田地,应该相距不远。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描写贾府要过大年的时候,特插入了“黑山村庄头乌进孝,向宁国府缴租”的一段情节,其中还提到乌进孝兄弟管着荣国府几处庄地。应该说,管着贾家庄头的乌进孝,与管着下伍旗土地的庄头,是同等角色。庄头,在滿旗村庄中通常众选威信较高长辈担任,履行于村长职责。也可能是为大地主办事雇的管家。
为何曹家圈地竟在雍阳边沿,邻近渠阳呢?可见近百年来,雍阳下伍旗一带,历来是滿旗子孙暂居扩散热门集中点,雍阳田地早被皇族官府富甲爪分,中心根本无田地可圈。
既便清廷皇恩浩荡御批行赏,近年能在渠阳、渔阳,甚至淑阳、安墟等地“受田”,也多为皇亲国戚曹府这般人家,正如曹寅所言:当针圈到的田地,也在渠阳之西崔黄口,就别论其他满旗官宦被“受田”之辈了。
既然下伍旗历来是滿旗圈地活跃地区,也是滿旗豪门权贵卧虎藏龙之地;
自古以来,满旗至亲里道互有关照。下伍旗,这才是博雅与溥臣避难选择之根由。
博雅与溥臣两家来到下伍旗,首先面临住宿问题,博雅至亲热情接风洗尘,在府上暂宿几天后,便出谋划策着手解决;
下伍旗镇所属的村庄中,赤庄村村东头与村北头有两块不长庄稼的盐咸地,归属博雅本家至亲吴博雄与吴博瀚两兄弟分别所有;
溯源至亲同胞的祖辈,皆源自多尔衮的正白旗血缘亲属,而且愽雅与博雄、博瀚两兄长幼时就互相熟悉,本家至亲投奔而来,闻悉在皇城精忠报国而因此蒙难,甚为感动。
博雄与博瀚兄弟合计,慷慨解博雅与溥臣燃眉之急,大哥博雄村东头那三分地暂借博雅全家无偿使用,二弟愽瀚村北头那二分半地暂借溥臣全家无偿使用,博雄与博瀚两兄弟皆不提期限,仅盼着家庭生活有序安顿好。
吴博雄是赤庄村的庄头,吴愽瀚是远近闻名的私塾先生,两家在下伍旗皆有多顷良田,长年雇工扛活生活富足,对遇困难至亲同胞投奔仅为举手之劳,向来远接高迎以救济。
吴家两同胞兄弟慷慨伸出援助之手,博雅与溥臣两家极为感激,表示恩重如山定后报;
简易宅院,茅草住房,白手起家,说干就干,博雄与博瀚两家,积极主动协助,出各种家什工具,最初几天,甚至还主动出了几名盖房把式帮忙,一周后,两宅院落成。
赤庄村村东头那博雅简易宅院共有五间,正房为三间口袋房,厢房二间兼厨房,院围墙用蓠芭插至门楼处。溥臣家在赤庄村村北头,几乎与博雅宅院大同小异,院落稍小,篱笆墙较矮些,院中索伦杆都一模一样。
房屋结构皆为茅草屋;因此仅是临时住房,茅草现成,庄稼地里有的是,容易采集,而且茅草屋能遮风挡雨,冬暖夏凉。
辛丑阳春,生机盎然,赤庄村东头与北头路边茅草宅屋赫然凸现,彰显醇朴宁静之美;悠然、超脱、坚韧,百折不挠,浴火重生,物我相忘,渗透着血浓于水,侠骨柔情。
二十世纪初叶的神州,华夏凄风苦雨酿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洋寇列强大举侵略中国,攻陷皇城北京,扫荡京畿城镇,占领要塞关隘,烧杀抢掠、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出逃西安避祸,一年后屈膝服软,向帝国主义侵略者求和;
1901年9月7日,丧权辱国《辛丑条约》签订: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拆毁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清廷保证严禁民众反帝运动;惩办“首祸诸臣”;清政府对德、日道歉,等。
《辛丑条约》的签订,丢尽了滿清朝廷的颜面;标志慈禧当权软弱腐朽的清廷,彻底放弃抵抗洋寇侵略者念头,甘心当洋人摆布的傀儡,帝国主义已然完全控制了清政府。
如此事实,吴家两兄弟,与博雅、溥臣两家人闲聊时皆对:慈禧霸权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祸国殃民泯灭滿旗,怨声载道愤愤不已,因此悲观厌世,深感祖皇呕心沥血近三百载滿旗政权,即将被这个阴险狡诈两面三刀,惨害忠良狠毒之极坏女人丧送。
洋寇列强在神州疯狂地掠夺原料、矿山和铁路利权,严重损害神州社会经济利益,加之列强在争掠中国过程中矛盾重重,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进一步激化民族矛盾。
由于《辛丑条约》签订,清廷要偿还洋寇巨额赔款,因而大肆猛增苛捐杂税,腐败贪官中饱私囊,使民怨沸腾,民不聊生,百姓抗捐抗税抗租斗争不断,更促使民众不断起来反抗,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在此背景下,神州陷入暗无天日状态,各州府经济全面坠入极不景气衰亡趋势中;经济恶化,人心惶惶,兵慌马乱,民不聊生;亿万百姓处在,无助观望,颠沛流离之中…
此情此景,愽雅与溥臣在雍阳下伍旗赤庄村刚安家,整个社会不景气,日子更不好过;愽雅与溥臣两家逃难中,曾随身携帶金银细软,愽雅家庭殷实积攒较多,供全家老少还能坐吃两三年无忧,他並在渠阳谋求兴家。
可溥臣家庭颇感生活紧迫,捉襟见肘,尤其遁居赤庄村的头一年,自家实际无房无地,仅靠滿旗同胞协助救急,盖房暂住栖息。
溥臣深知:这宅院待咱家庭生活步入正规,拥有地块房主早晚要收回,人家始终没说要给咱的啊!铭记着这层理儿,就有一穷二白兴家翻身劲头,再说茅草屋也不能长住哇!
雍阳地界人生地不熟,溥臣外出打工乱撞头,东跑西颠,也是半年闲,一年光景到年末,也没挣到什么钱,就甭说尽快给人家腾宅院了,总这样混混沌沌辖混,家庭没一点起色,再见到房主愽瀚兄都倍感颜面无光,平时过日子糊口花销是长流水,多年所存带着的金银首饰等当当几净,溥臣能不心焦?
又闻听博雅一家明春淮备搬至渠阳驻防营,他在那儿盘下一间米面铺,民以食为天,生活总算渐起步了。这让溥臣心急如焚,全家总动员都别闲着,得想尽快翻身的办法了。
(待续)
读者若喜欢,请关注、点赞、交流,就是支持鼓励,往后耐心看,越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