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故事中的母亲,生不逢时,富裕的地主家庭,没能成为支撑她的后盾,而是成了她的负担,美丽端庄的她才刚过二十二岁,就被安排走入婚姻,陆续生下三个孩子。结婚十年后,作者父亲受工伤致残,二叔帮着母亲一起担负家庭重担。
作者那时年纪小,不知为何父亲对唯一的儿子冷漠,为何疼爱侄女的二婶对侄子冷淡,甚至流露出厌恶,有一天她无意中见到母亲和二叔共度一夜,对二人的不伦恋震惊气愤。
作者的二婶是个热心肠的好女人,有一手接生的本事,村里女人生孩子都找她帮忙,对家人也处处照顾。但二婶是好人没有好报,患哮喘没有生育是一大遗憾,还要看着丈夫在她眼皮底下,和另一个女人发展秘密关系,买给那个女人的新衣服,永远是最好最贵的。
她和二婶情同母女,为二婶愤愤不平,恨母亲和二叔对父亲和二婶的背叛和伤害,给他们制造阻力,不认他们单独相处。
难得的是,受害的当事人二婶,原谅了伤害她的丈夫和妯娌,临终前还劝侄女体谅他们。
作者在外打工几年,反复思考后,也原谅了母亲和二叔,父亲和二婶去世后,她撮合母亲和二叔结婚。
二、
一个冬天的夜晚,五年级学生娅娅被父母的争吵惊醒,走到客厅一看,竟发现母亲跪在父亲面前苦苦哀求:“求求你,不要抛弃我们母女!”
父亲则是抱着头,痛苦万分:“有个女人为我离婚了,我必须对她负责!”
母亲看见娅娅出来,叫她一起跪下求父亲不要离开,娅娅没有跪,也没有哀求父亲,而是为父亲跳了一支芭蕾舞,叫他不要走。
但几天后,父亲还是离开了家。娅娅很怨恨父亲,他打电话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她不接,他去学校接她,她不理。
娅娅和母亲逛街,在麦当劳看到父亲和新妻子、继女和乐融融,对父亲更加生气,父亲带着蛋糕和芭蕾舞裙回家给她过生日,她讽刺父亲,把芭蕾舞裙剪碎,把蛋糕推倒在地上,遭到母亲批评惩罚。
娅娅一心为母亲抱不平,痛恨父亲背叛和离弃家庭,但当父亲为救她出车祸,她还是流下眼泪。
父亲毕竟是父亲,血缘关系永远斩不断。
三、
作者婚后对丈夫一家用心照顾,生活的方方面面考虑周到,她发现,自己和婆婆只能表面客气,无法真正交心。她以为是婆媳天性对立造成的,后来才发现另有隐情。
婆婆对家有意见有怨气,但不是冲着儿媳,而是因为丈夫还想着前妻。
结婚好几年,作者才知道公公有前妻,而这个前妻,才是她丈夫的生母。
为何家中没有人提到她真正的婆婆?只因公公婆婆的婚姻,是一场悲剧。
公公是个没有文化的大老粗,婆婆是个爱美、有思想、有学识的新女性,生活的不和谐,思想的巨大差异,夫妇俩无话可说,婆婆爱上单位一个和她一样有学识的年轻人,领导为不让她陷在婚外恋中,调走了她的心上人,而她选择离开丈夫和儿子,去偏远地区找心上人,跟他共度一生。
作者的公公和丈夫,很多年都无法原谅婆婆,但公公到死都放不下伤害过他的女人,冷落了继妻,致使继妻把不满发泄到他儿子身上。
了解上一辈的恩怨后,作者促成婆婆和丈夫母子和解,也能理解继婆婆并待她和气,像从前一样协调全家人的关系,让家里保持和乐的气氛。
三个故事中的长辈,因自身的出色受到晚辈欣赏和尊崇,也因在婚姻中的过错,受到晚辈责备和怨恨。
按理说,长辈应该以身作则,给晚辈树立一个好榜样。
但人总会做错事,不会完美无缺,长辈也一样。
面对优秀却做错事的长辈,上述故事中的人们,都在心理斗争以后,选择了原谅。
他们不是当事人,老抓着别人的过失没有意义,何况他们对犯错的长辈,本来也有浓厚亲情。
当然,原谅不是毫无原则,也得有底线和标准,只要犯错的人能意识到错误,积极改正,不要一错再错,就应该得到宽容和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