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人家长大的孩子,听父母说的最多的教导就是:一定要好好读书,否则长大就跟我们一样。我们意识里朦胧的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具体是怎样个改变法,没有人教我们,多数人也没有深究。稀里糊涂的大学就毕业了,也没有多少人真的改变了命运。于是,很多人又会埋怨知识根本无法改变命运,都是骗人的。毕业之后再也不学习,因为没有体会到学习给生活带来的益处。
工作这些年,一直努力的做事,自己也是喜欢工作的,但在工作上面的成长一直很缓慢,如果要反思自己找出原因所在,能想到的最大的阻碍应该是不能轻松跟上司相处。
小时候怕爸妈,读书时候怕老师,工作之后怕领导,跟他们相处的时候怎么也做不到保持平常心。
职场人际关系又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有人创造机会与领导接触,我遇到领导一定会有意避开,心理上面真像老鼠见到猫,怕的不得了。曾经有段时间,我几乎要认命了,觉得自己就这样的性格,在底层做好本职工作,拿一份稳定工资,不要再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今年加入猫叔小灶群,见识过那么多人蜕变,加上自己不停的阅读之后,以前的想法慢慢被动摇了。
我开始相信一切都可以通过学习变的好起来。相信是一切改变的开始。
社交也是可以通过学习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比如对社交的认知方面:自己也可以通过学习变成社交高手。当然我开始的目标,并没有想成为社交高手,只要社交不再成为我成长路上的畔脚石,所有的付出便都值得了。更何况学习社交,需要付出的成本也不太大,一般人皆可负担。
今天说听众档案、93%法则和鱼熊技巧三个技巧。
1、听众档案
拿跟领导相处来说,看过很多类似的分析,领导其实是愿意对下面的人有所了解的。领导能做在那个位置,接触面和我们不同,他们也愿意听听下属员工的心声。
我需要调整心态之外,还需要对领导有所了解,如果真能把领导当客户那样用心做些功课,相处之时便能轻松很多。
书里给了我们3点建议:
第一:沟通对象是谁?
第二:他遇到什么困难?
第三:什么能激发他的兴趣?
在沟通之前了解以上3个问题的答案,再去跟人沟通,是不是感觉会轻松很多。
2、93%法则
这个是说在沟通后,别人对我们的印象有93%都是来自语言以外的部分,比如交流时的状态,眼神,手势等这些形象的内容让人印象更深刻,说的内容只占印象的7%,我们需要注意,在沟通的过程中为了让别人感觉舒服,又能对我们印象深刻,简化语言的同时,注意身体语言比较重要。
3、鱼熊技巧
在某些情况下,一般我们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在社交中,有一种技巧既照顾对方的感受,又能让我们感到舒服。
有已做妈妈的同事,非常喜欢跟你讲孩子的事。夏天来了,她又跟你聊孩子的话题,虽然我也是孩子的妈妈,但不喜欢在公司过多谈论宝宝。你可以说:有你这么爱他(宝宝名字),他可真幸福。你今天穿的衣服好漂亮,最近正好想买衣服,你把店铺推荐给我,我去看看有没有其他漂亮的衣服。
掌握了技巧,还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运用技巧加以练习。实践可以让你对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一下:今天主要说了沟通前语言做的准备,注意身体语言,鱼熊技巧3方面。
社交高手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练习达到的,相信自己也可以。
参考书目:《如何实现有效社交》[美] 凯伦·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