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瞪瞪上山,稀里糊涂找路

今天一天,我完全在迷迷瞪瞪中度过,始终没有分清哪里是哪里,哪座山是哪座山。

据说我们上山的地方叫西城子沟村,据说我们爬的那座山叫做大青山,据说我们上个星期就贴着这里走过,可是,我看哪都是新的,真的认不出来,真的记不得啊!

上山伊始,也是有路的。顺山路一直往上走,就走到了一个貌似可以上到山垭的沟里,路极不明显,只在沟坡上洒落着零零星星的羊粪蛋,告诉我们这里有人活动的迹象。

顺着沟向上爬,满以为可以迂回一下上到山顶,没想到,越往上走路越陡。在网上看崖壁矗立,峭峰突现。前途莫测,不敢冒险,遂退回到半山腰的横切路。

我们的确要往上拐早了。继续顺横切路走了一段,才发现一个非常隐蔽极为模糊的上山路口。如果不是群主提前做好的导航路线,也许我们就又错过了。

山路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走过了,横生的杂草已经盖住了路面,脚下石头的圆润程度与周围有明显的不同,这些信息都告诉我们,这里,的确曾经是一条路。

越往上走,路越陡,也越不明显。上到一个垭口,再往右拐,路几乎看不到了。抬头朝十点的方向看,上周走过的莲花峰栈道,异常清晰,扒拉着脚下的草丛,分辨草下的石头,判断着上山的方向。

小路很窄,就贴着崖边蜿蜒曲折。谨谨慎慎

迈步,小小心心前行,快到山顶的时候,到底把路又走丢了。没有断崖,没有路也就变成了到处都是路。

山顶的松林里,依旧没有路,钻过松林,穿过矮树丛,攀上一座小山头,彻底蒙了。

正前方是断崖,能清晰的看到,对面的,北武当山。右前方的山脊和我站的山头隔着一道峡沟,前路未卜,没有看到路。而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要走到右前方的山脊。

心里真没底呀,顺着山崖根儿切过去,是最近的一条路,从右侧下的山洼,在上到山顶迂回一下,是第二方案。这两种方案都有不确定性,谁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走得通。

观音王先行下到崖根儿探路,小雨下的山,我在山的山顶探另一条路。站在山顶上,看观音王,行进的姿势,就知道路不好走,于是决定,随小雨,下到山洼,再往山顶上爬,根据经验,山顶上往往是有路的。

提前画好的导航,有一次帮助了我们。在山脊上没走多远,就摸索到了一条极其隐蔽的下山小路。蹲,爬,探,滑,钻,各种下山的姿势,我们几乎用全了。出了满头满身的汗,挂了满身的树叶树枝,终于下到了,我们,上周走过的山脊上。

此时,已经是下午1点,看路程,只走了五公里多一点,看海拔,去提升近千米。

吃过午饭,剩下的路比较好走。三点多的时候,下到庙上村。

爬山,爬的是一种境界。当你站在山顶,眼能看多宽,心就有多宽。所有个性的不愉快,在大山的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

这种纯天然的质朴,这种不夹杂功利的,坦然,这种肆无忌惮的释放,这周不用设防的发泄,是多么直接,而彻底呀

难怪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户外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