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在某家电卖场的朋友,之前总在朋友圈里发门店的促销信息刷屏。虽然觉得这种没营养的东西刷屏有些可恶,但那是人家自己的地盘,怎么折腾无可厚非。但最近,此君似乎更加的变本加厉,开始点对点的将促销信息发来。无独有偶,此前从这家企业离职的某同事对于他的前同事们不断的发千篇一律信息狂轰滥炸的壮举也叫苦不迭。看来不是我那位朋友个人的问题,是这家企业的风格如此,“都是领导逼的”。我是个爱瞎琢磨的人,忍不住就想,这种现象说明什么?换而言之,这些店员们除了狂发广告信息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回答一个“怎么办”的问题,一定要先看看“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两个问题不掰扯清楚,自然无法得出准确的判断。
我们首先来看看,你要销售的是什么。以家电卖场为例,卖的似乎是产品。但只是产品吗?如果是产品,我在路边小店也可以买,在网上也可以买,在百货大楼、综合超市也能买,为毛一定要买你的?无它,你的品牌。那么品牌来自哪里?合格的商品+可靠的售后+良好的口碑+专业的知识+用心的服务。所以,要让顾客在你这里买,这五项是不可或缺的。只说合格的商品或者所谓优惠的价格(是不是真优惠自己知道,人艰不拆不多谈),就像指望一匹缺胳膊少腿的马多拉快跑一样,鞭子抽的再响,没用。
然后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这种滥发信息的方式饱受诟病。如果你遇到一个人,他的脑门上、衣服上、手上、鞋子上都写着“年少多金心善良,身体健康床上强。妹子,约吗?”,你觉得这个人能哄到妹子的几率有多高?而如果有个人时不时的冲过来对你说:“年少多金心善良,身体健康床上强。妹子,我们约吧!”,你会怎么看这个人?例子很恶俗,但是具体到销售上就是这么回事。事实上之前早有个很有名气的人这么干过,谁呢?阿Q。可是,结果大家也早知道了,那句“吴妈,我要和你睡觉”,着实把吴妈连吓带恶心折腾的够呛。而无论是朋友圈还是QQ空间,在30岁以上的大多数人那里,基本都是熟人圈子,大家不是朋友就是同事,或者亲戚,至少也是业务上熟悉的人。说实在的,如果有需求不用你说自然会找到,有生意也会介绍给你。可是要是这么肆无忌惮的硬推销,又和大街上闭着眼睛发传单的姑娘小伙有什么区别,大家难道是路人甲吗?这种把熟人当陌生人看的方式,比把陌生人当熟人套近乎还令人厌烦。营销人员自己要做阿Q没什么问题,但拜托别把所有人当吴妈。
在一个处处讲究广告精准投放、讲究攻心至上的互联网经济时代,在移动终端这种很现代的平台,居然还大力推行这种粗暴野蛮落后的销售模式,这家公司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如果靠勤奋的发信息就能促进销售,这个世界应该属于电话营销和保险推销员的世界。显(xing)然(kui),他们没有完全占据这个世界。当然了,我不在销售行业,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可是,难道做事的方向不是和做事的努力程度一样重要吗?难道不是跑错了方向再多的努力只会让你的错误更大结局更令人惋惜吗?与其埋头狂发促销信息,难道不应该先去看看生意好的门店究竟优秀在哪里吗?与其埋头狂发促销信息,难道不应该先去了解一下顾客最在意什么吗?与其埋头狂发促销信息给那些几无可能购买你商品的人,难道不应该先去了解一下曾经买过你商品的老顾客们的心思吗?与其埋头狂发促销信息,难道不应该先去了解一下你的商品、你们的政策比别家强在哪里好在哪里吗?与其埋头狂发促销信息,搞的熟人变陌生潜在的机会搞砸,难道不应该去主动联系陌生人把潜在的客户变现吗?对于进门的客户,你能花5分钟了解他的实际需求并给出最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吗?对于出门的客户,你能保证让他们不虚此行至少心平气和的离开吗?对于老客户,你能保证定期的联系询问表现出负责认真专业的素质吗?如果不能,那就少发点毫无意义的信息,多干点正事儿。
每个人都穿着铠甲,但每一副铠甲都不是坚不可摧滴水不漏,每一个也不会一直穿着铠甲不肯脱下。所谓销售,大抵就是你准确的找到那个缝隙,直指心房,让客户把心扉打开铠甲卸下,掏出银子买单。而不是,看到那些流弹一样射来的垃圾信息皱皱眉头后厌恶的拉黑。
你们除了发广告信息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