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
小学数学中的练习课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的很大比重。练习课的主要特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通过口答、计算、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课堂练习的任务,以达到领会、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转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了很大改变,但其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目前我校小学数学练习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盲目的多练。练习题重复单调,杂乱无章,为的是“熟能生巧”,更有甚者布置大量的练习是为了不让学生有玩耍的时间。
2、层次不清楚。没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教学。
3、准备不充分。注重书本练习,思路单一,对练习内容缺乏有效的整合,泛泛而练。
4、针对性不强。缺乏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在“一刀切”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个性受到压抑,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
这些问题导致了课后补差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有的教师还埋怨说每学期的教学课时不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对练习课的功能特点认识不够,导致对练习课的教学目标的把握还不到位;二是对练习课缺乏重视,许多教师的练习课教学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而对练习课教学缺少设计或根本就没有教学设计,出现了练习课变成作业课,对书上的练习题仅是做完了事,使练习走过场,没有充分发挥每一道练习题应有的价值。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②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③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2)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必须要经过自己亲身探索、体验、认知,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知,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才能完全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形成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创设灵活多样、富有激情的课堂练习,诱发学生自己主动进行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巧妙地启发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认识,建构知识的框架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4)当前的教育界,对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有着不同的认识:有的教师认为练习会使学生的思维定势局限于课本,而没有经过大量的练习,是不能闪现学生的思维火花;有的教师着眼于“有效练习”,提倡练习要精;也有的教师持中立态度。一些善于总结经验的教师写出了高质量的相关论文,有少数数学教师也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练习的经验。总之,大部分研究者把课堂有效练习的研究定位于中学生,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也非常重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有效练习,可是只有极少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对有效练习进行研究。
(5)理论价值
首先,全面、系统地研究练习的多样性,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形成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和操作原则。通过研究,探索不同教学内容练习的重难点及练习的多种形式,从而使数学练习课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改变传统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措施,形成较易操作的练习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探索多种课外作业的形式,提高作业效率。
第三、转变教师观念,正确认识数学练习,使教师树立效率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6)应用价值
练习课是数学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会牢固掌握大纲教材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通过练习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格、身心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通过练习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检验学生学习教学的能力,评价教与学的水平。
练习课的设计时首先是以新课标2011版为准则,深入领会课标的精神。其次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我们要求参与课堂练习设计的教师要把握大纲的尺度,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研究、设计练习内容。规定练习设计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要有针对性。练习的数量适当,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难易结合,要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和稍有变化的练习,也要有一些综合性和富有思考性的练习题,但不能过于繁难。尽量设计出符合素质教育、具有实用价值的练习,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得到发展。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研究的内容:新课程标准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教师的作用。
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行动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法、测验法和案例分析法);3、讨论交流法;4、经验总结法。
研究原则:1、全体参与并突出重点原则。2、趣味性和生活化原则。3、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4、拓展性和开放性原则。
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2019年9月——10月底) 本阶段的任务:成立课题组,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培训教师,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准备进行研究。
2、实施阶段 (2020年10月——2020年6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课题研究实验报告、论文及有关课堂教学的资料等,探索对当前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3、总结提升阶段(2020年7月——2020年9月)
(1)收集各类研究资料。
(2)做好课题后期调研工作。
(3)对整个研究脉络进行反思、梳理,提升理论和实践价值。
(4)撰写课题报告。
(5)成果鉴定与推广。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学生的练习意识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练习的思路正逐步在课题组教师中普及开来。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为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自己不断加压,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水平,认真总结课题研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写有关练习题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札记并加上教案中的课后小结,不断积累,实践。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改变学生过去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方法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使学生学得主动、生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在培养学生个性、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参与意识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学习氛围良好,学习的效率得到提高,成绩稳步上升。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二年的研究,我校学生不但在学业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学生的素质综合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力的促进了我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综合提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通过阶段研究,学生在练习习惯和思维训练方面得到了提高,我们在研究中也总结推广了练习设计几种有效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参与课堂练习,精心为学生设计了适合学生的个性化练习设计,提出了学生练习和思维训练方面的各种建议,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但是,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教学时间与练习时间之间的问题?如何处理课程计划与练习反馈之间的问题?如何做到分层训练与个性化训练的统一?总之,还有许多微观的操作层面上的问题需要进行具体探索。这也正是我们下一阶段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