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王奶奶的发愁季,孙子依旧没人要。
终于开学了,神兽归笼,家长们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不用一天天鸡飞狗跳了,可王奶奶却高兴不起来,希望又破灭了。为什么会这样,这得从李奶奶这个孙子狗蛋说起。
王奶奶和老妈在一个村子,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安家落户了,媳妇是大学同学,两人感情很好,工作也不错,在上海也买了房。
二儿子老实巴交,也没上大学,在当地一小企业打工,媳妇无业。但两口子感情也挺好,并育有一子。
王奶奶儿子们都成家立业了,老两口应安度晚年了,可王奶奶有一心病,大儿子结婚十多年,儿媳一直怀不上,看了很多大夫,毫无动静。
王奶奶急了,这怎么可以没孩子呢!古语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不孝不说,这儿子要是老了,连个孩子也没有,那就麻烦了。
王奶奶为这事茶不思饭不香,直到老二媳妇又怀孕,本来老二还想生个女儿,可生男生女不由人,万一再生个儿子,老二觉得养不起,正当老二两口子犹豫要不要这个孩子时,王奶奶计上心来。
她把老二俩口子叫一起,让二媳妇把孩子生下来,是女儿他们留,男孩给他哥嫂,老二两口一听还真同意了。
王奶奶又找老大两口子,商量孩子的事,老大媳妇坚决不同意,一是她们现在很好,没打算抱孩子,二是即便抱养,也要自己去找个女儿。老大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终王奶奶也没说服大儿媳。
离二儿媳生产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大儿媳还没同意,王奶奶对儿子以死相逼,大儿子勉强同意,并答应做媳妇的工作。
生孩子不等人,老大没做好媳妇工作,老二媳妇生了,是个男孩儿,王奶奶很开心,生怕老二媳妇反悔,给了二媳妇儿2万元,她把孩子抱回家替老大抚养。
孩子一天天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该上小学了,大儿子每次说等等往上海接,年年等年年落空,媳妇的工作做不通,刚开始还回来看看,后来干脆不见。
王奶奶气不打一处来,她想着辛辛苦苦给他们把孩子拉扯大,儿媳却不领情,不要这孩子。
大儿子依旧左右为难,后来也不怎么回来了,每次给王奶奶钱倒不少。
孩子该上小学了,老大给王奶奶离家最近的城市买了房,王奶奶陪着孩子上了小学,别人上学欢天喜地,王奶奶高兴不起来,她已近70岁,之后孩子怎么办?她不敢想,有时她也想,是自己做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