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为人父母,更是一场修行。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
国庆前几天,女儿跟我说,国庆节她会和同学一起出去旅游,他们决定在30号下午她下班后出发。
30号下午,我下班回到家,女儿没在家,我不确定她是否会回来吃饭,是否晚上出发。
于是我就等呀等,快到七点了,女儿还没有消息。我就自己做了饭,在吃的时候,看到女儿发来了一个在旅游途中视频。
当时看到视频,心里酸酸的,感觉女儿大了,连出门旅游也不跟我打一声招呼,我还傻傻在家等她。于是,我也没有对女儿的视频做任何回应。
今天上午,一个人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叫《夏山学校》。
我坐在图书馆,翻看了《夏山学校》,还没有看完第一章,我就被夏山学校创办人尼尔感动。他非常信任孩子,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然后我又想到了女儿这次去旅游的事,因为女儿出发前没有给我打招呼,让我心里不舒服。其实我还是没有真正给女儿自由。
我觉得出门前需要跟父母打招呼,是我的观念和想法。女儿没有做到,我心里就不舒服,这是在以我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
我和很多父母一样,都在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孩子达到了我们的要求,我们就开心,认为他听话懂事;如果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我们就生气,觉得他没有做好。
我们想要驯服自己的孩子,而没有放手,让他去成为他自己。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尊重他的独特性。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还是很难的。因为难,所以才叫修行。
同时我还发现了自己一个缺点,就是不能主动去和别人沟通,总是觉得别人“应该要懂”“应该要会”“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
比如像这次,我在家里等了女儿两个小时,希望她主动来向我告知。觉得她应该要懂这样的礼貌。
在这两个小时当中,我为什么不可以主动打电话给女儿,问问她是什么情况?
结果我在家里猜测,等待,最好没符合自己的预期,又在生闷气。
像我这种人应该是小时候被父母宠坏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问题,总希望别人主动来解决,而自己就是不愿意往前迈出半步。也完全忘记人与人之间应该要一致性沟通和表达了。
现在我知道了自己的缺点,但我能改正吗?“知道”不等于“做到”,它们中间隔着一道天堑。
只有通过了这道天堑,做到知行合一,才算是修行出了成果。为了能跟身边的人处理好关系,让别人舒服,更是让自己舒服,虽然艰难,但总得尝试去做才行。
亲爱的自己,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