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木凡尘
昨晚我走出书房,听到老郑和婆婆正在电话聊天。
开了外放音的电话里,传来婆婆苦口婆心的话:可以生孩子了……
我已经是两个女孩的妈妈,所以婆婆的催生,自然是催生第三胎。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有情绪情感代入,或愤怒,或无奈,或疑惑。
别急,今天写这个话题不是怼婆婆,而是为了利用所学,进行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张开第三只眼睛来看自己,培养自我透明度,包括两个层面:
对“此时此刻”的觉察。
对“过去经验对现在的影响”的觉察。
01
先看此时此刻(身体感觉、认知想法、情绪感受和行为表现):
当我听到婆婆跟老郑讲继续生孩子的事情,我大脑突然停顿了一下,仿佛忘记了我走出书房是要去干嘛来着。
内心有些烦躁。
脑海里产生一种认知:婆婆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锲而不舍让我们生孩子,都不考虑我们自己的意愿,也不考虑我们是否养得起第三个孩子。她给我的感觉是要面子和自私的。
我能想象得到我此刻的表情是失落的,感受是无奈的。
下意识地我自觉远离老郑,就是他坐在沙发上讲电话,我尽量不走过去。
我发现我在排斥听到婆婆的声音。
02
自己的过去经验(经历、想法、信念、需要),如何影响现在自己的反应和表现。
回想小时候,我曾经听我母亲说过,有些老家的人嫉妒我父母有两个儿子(我有两个弟弟),母亲也是有些骄傲的。
村里的一个阿伯,有四个儿子(有富有贫),他曾经告诉我父亲:幸好生多几个儿子,要不然老了就要饿死。
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带给我早期的一些认知:生了儿子的家庭是有面子的;生了儿子的人老了才有人养;没有生儿子是会被看不起的。
作为女孩子,尽管童年被灌输了很多重男轻女的思想,但心里还是抗拒的,只是过去的自己并没有深入探索自己的信念。
上了大学,走进社会,遇到了更多的人,也看到了更多人的真实故事,包括我自己。
我结婚一年后,大的弟弟刚毕业,小的弟弟刚刚高考结束,这个时候,49周岁的母亲却病逝了。
距离那段日子已经过去六年多,现在想起来我依然会大脑神经疼痛,这是我非常巨大的一个生命创伤。
我母亲是有两个儿子,可是从她自己的生命历程来说,奔波大半生,她幸福吗?
我没有问过她,我的感受是她开心的日子不算很多。
经历母亲病逝的打击,我常常会想,只要家人健康,互相陪伴的时间可以长一点,孩子是女孩或者男孩,又有什么关系?
对生命抱以感恩,敬畏生命。
我有了新的认知,亲人,家人,最重要的是:“健康”和“我们还在一起”。
参加工作后,我混进网文圈,自媒体圈、情感领域圈,看到了非常多女性,她们的优秀与能力超乎我想象。
随着自己的见闻和学习的拓展,“关注自我”、“先爱自己而后爱人”,这样的思想在疯狂地生长着。
走进心理学之前,我都是用身边人的故事来告诉自己,晚年幸不幸福,跟生男孩女孩没关系,跟教育有关系。
03
而学了一年心理学,有了一些皮毛知识之后,我又有了新的认知:
我们不否认,教育好孩子是为了孩子自身好,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好。
但是如果把全部心思和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父母对孩子付出越多,对孩子就要求越多,甚至有控制,一定要求孩子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孝顺,其实孩子压力很大。
我们有责任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和教育,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更认同生命的过程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我们生儿育女也没有问过孩子的意见,本质上,生儿育女只是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满。
有了这些认知根植于我心底,我也在思考,为什么那么多人害怕老了没人养?
我有一个观点:他们对自己不自信。
他们会觉得人老了,社会功能退化,没有收入,还可能会有一些病痛,需要人照顾,女儿嫁走了只能靠儿子,女儿就算想照顾,她的夫家也不肯。
中国的传统就是儿子成家后依旧和父母住在一起。
我看得到这些历史和传统对人的影响,很多时候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很多人对老一辈解释生男生女都一样,只会被老一辈训斥。
但是自信这个东西,除了自己能给,还能找谁要?
即使孩子能给到你安全感,那也是虚的,因为孩子的重心,最终也会回到ta自己的身上。
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不管是外在条件满足,还是内心情感满足。
我们说,允许差异,接纳差异,尊重差异。
允许他人有和自己不一样的价值观,尊重他人有他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写到这里,心里轻松了很多,不烦躁,也不无奈了。
当我心里感觉到平静,我知道催生事件的自我觉察就结束了。
以后如果再遇到被催生,我还会不会有情绪,我不知道。
但是我能确定,我持之以恒地锻炼自我觉察力,不断整合人格,我的幸福力就会提高,外界对我的影响就会降低。
通过这个小事件,我可以把外部范围扩大。
当我再遇到价值观差异时,我可以跟自己说:我接纳你,我不会跟你过不去。
换句话说,放过你,就是放过我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