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吴阿姨的早餐:一份藏在节俭里的孤独

九旬吴阿姨的早餐:一份藏在节俭里的孤独

今天早上七点,我准时到了吴阿姨家,可眼前的景象让我心里一沉。往常这个点,她早已收拾妥当——饭吃过了,水烧好了,药也按时服下,正安安稳稳坐在沙发上等我。但今天,她却趴在餐桌上,身子微微佝偻着,连站都站不直。

煤气灶上的小锅里还温着东西,我轻声问:“阿姨,锅里炖的什么呀?”她抬起头,声音有些乏力:“是馒头,我还没吃饭呢,刚起来。”我连忙追问:“阿姨,您怎么了?今天精神看着不太好。”

她叹了口气说:“这几天一直睡不好,就算吃了安眠药也没用。腿也没力气,抬不起来,走不动路,就算醒了也爬不起来,所以早饭拖到现在还没吃。”我又问她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她说昨天就这样了,早上起来腿软得厉害,得活动好一会儿才能缓过来。

我赶紧扶她坐下:“阿姨,您坐着歇会儿,我来帮您热馒头、热牛奶。”我一边忙活早餐,一边给她打了温水洗脸。吴阿姨有糖尿病,每天饭前都要打胰岛素,她自己慢慢从冰箱里拿出药,熟练地注射完,又吃了降压药,才拿起那半个杂粮馒头、半杯牛奶,就着半块豆腐乳,慢慢吃了起来——这就是她简单的一顿早餐。

闲聊时,我忍不住问:“阿姨,您这情况跟儿子们说了吗?”她摇摇头:“不说,说了他们肯定要给我请保姆。”我劝道:“请个保姆多好呀,您都90岁了,行动也不方便,有人照顾我们也放心。”她却摆了摆手:“不行,我的退休金才5200块,现在保姆一个月就要6000多,钱不够。”

我接着说:“您钱不够还有两个儿子呢,他们条件都不差,大儿子是东方航空公司退休的,退休金也不低,孙辈们也都成家立业了,没什么负担,您完全可以跟他们说说呀。”她还是坚持:“不想麻烦孩子。”

我看着她,心里又酸又急:“阿姨,您这思想得改改。当初我们生孩子,不就是想着养儿防老,老了能有个依靠吗?您现在身体确实需要人照顾,就算您不麻烦他们,万一哪天晚上起夜摔了、磕了,到时候还不是得让他们费心照顾?”

我知道,像吴阿姨这一辈的老人,年轻时日子苦,一边工作一边拉扯两个孩子,省吃俭用惯了。让她每个月拿出比退休金还多的钱请保姆,她是真舍不得。可现实摆在眼前,她已经90岁了,腿脚不方便,每天一个人买菜、做饭、收拾家务,这些在我们看来简单的事,对她来说早已是沉重的负担。我之前就劝过她请保姆,可她总因为费用问题不肯。

上海的老人大多这样,独立性强,总想着自己扛,不愿意麻烦别人,更不愿意给孩子添负担,再难再累都一个人默默承受。可他们或许没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们其实都很孝顺,只希望父母能安安稳稳、开开心心地安度晚年。

看着吴阿姨佝偻的身影,我心里挺难受的。作为外人,我能做的也只有多帮衬一把,多劝劝她。只希望她能早点想通,也期望她往后身体能好起来,一切都平安顺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