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听说她的消息,还是去年的春节
“你大妈的外孙女得了抑郁症,住进***精神病院了”
“谁啊?”
“就学习特别好那个,梦梦,你芳姐家的那个孩子”
“啊?我记得她是个特别爱笑的小孩啊,一笑起来嘴特别大”
“是啊,别和别人说了,你大妈家里不让对外声张”
……
而我昨天又一次听说了她的消息,是来自朋友圈的寻人启事。大概意思是,她于今日上午和家里争吵,一直到晚上8点多,也没有消息
因为在外上学的原因,记忆里她还是七八岁的小姑娘,就算过年芳姐带她回娘家,也很少看到。偶尔从家人那知道的消息也无非就是梦梦又得了年级第一、梦梦又在**比赛里获了奖、梦梦家里以后会让她出国留学……每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默默念叨“不愧是双教师家庭出来的孩子……”
严格的说,梦梦并不止是双教师家庭,因为他爷爷、奶奶、叔叔都是老师,爸爸更是学校校长。
很简单的分析思路,过于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父母过高的期待,过大的精神压力让这个18岁的女孩儿绷不住了,一个马上就要成年的花季女孩,也是一个正处于叛逆期的迷茫女孩。
这个家给了她最好的学习条件,也给了她喘不过气的生活环境…
昨天刷到这条朋友圈的时候,正好去看望朋友刚刚满百天的女儿,还不会爬的她满足的吃着手,口水弄得到处都是,一逗就笑个不停
而梦梦在我的记忆里,也有过这样的样子。
每一个生命降临于世,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不过有些人,在长大的过程中被无形中赋予了很多的期待,要成才、要富有、要有出息,甚至要完成家族使命……成人的世界纷繁复杂,导致我们忘了,最初我们只是希望孩子平安、快乐
诚然,督促子女去努力并没有错,孩子还没长大没有定力也的确需要监督,可这是为了什么呢?引用一句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梦梦已经抑郁,希望芳姐和姐夫早日想开吧。成才不成才也并不是那么重要,帮梦梦尽快康复、拥有最简单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