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篇原创文章的第二年第137篇
王何琴写作目标为传统中式婚礼打造
有人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
在中国版图的这一块高台上,从古至今传承着许许多多的民间习俗,作为典型民俗的婚嫁习俗,是民间习俗这座宝库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在王何琴的家乡,山西长治潞城区东乡,至今还延续着参祖、上坟告祖(告上)、障车等传统婚俗,追寻其源头,就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唐朝时期,婚礼亲迎礼的当天,新人要经过十多项繁琐的仪式流程才能礼成。
这十多项的仪式有:告祖、下婿、催妆、坐鞍和奠雁、蔽膝、绕车三匝、障车、转席、弄新妇、拜堂、撒帐等十六项。
唐朝亲迎礼为什么会有十多项
中国传统中式婚礼,大都以周礼为蓝本,遵循三书六礼。
每一个朝代又各有不同之处,唐代婚礼遵循古礼,但又有其独特的特色。
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唐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婚俗文化也不例外。
二、因崇尚胡俗,婚俗文化中也出现了坐鞍、青庐等外来内容。
三、文化极其开放、女性地位空前提高,于是出现了新人拜堂时的男跪女不跪的婚礼礼俗。
唐朝婚礼亲迎礼的执礼细节
作为婚礼人对于婚俗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在唐朝婚礼亲迎礼当天,婚礼通常安排在黄昏时进行。
具体执礼细节如下:
告上礼
亲迎礼当天,新郎和新娘分别于出发前,新郎来到前,燃香告上,以求列祖列宗护佑。
下婿礼
女方亲友对新婿戏弄刁难,类似于现代婚礼的为新娘找鞋穿鞋等为难新郎的节目,目的是杀杀新郎的威风。
《酉阳杂俎》中就记录了一段喜事变丧事的下婿故事:某甲娶亲时,乙、丙等人恶作剧将新郎关进木柜中,任凭新郎挣扎喊叫都不放人,没想到新郎就这样气绝身亡了…
催妆
在唐代,新娘画好妆后,要等到新郎吟催妆诗,经新娘和众宾朋同意后方才出阁。
坐鞍
在女方由于受胡俗影响,请出新娘后,女方厅堂上会用坐帐将夫妇隔开,并让新娘面南背北坐在夫婿的马鞍上。
绕车三匝
在《礼记 .昏义》中的新郎驾妇车之轮三圈,在唐代则演变为新郎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幰车三圈后骑马一同和新娘前往新郎家。
障车
新娘家亲友,乡邻拦婚车索要钱物以表示对新娘的惜别。
其它亲迎礼仪式,以后的文章中陆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