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算是这两年的重磅畅销书吧,每次逛书店都能看到它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许多读书频道、文学网站也频繁推荐这本书,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相当高。
作者塔拉·韦斯特佛生长在大山脚下,整个童年在充满钢筋水泥的废料场度过,父亲执拗的信仰圈住了一家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不能上学,生病不能去医院,拒绝接受新事物,相信世界末日说。
母亲则推崇能量治疗解决病痛。
哥哥喜怒无常经常对塔拉施以暴力。
其他兄弟姐妹们则依赖于父母的经济来源,一生困囿于这无限循环的残酷怪圈里。
就是在这种充满禁锢和压制的家庭环境里,塔拉在17岁之前从未上过学,她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
如果不是成长过程中某种自我认知的潜意识的出现,塔拉或许一辈子都会按照父母规划的道路走完这平凡又压抑的一生。
对新事物的好奇,对外界的渴望是塔拉在压抑的生活之外仅有的精神向往。
幸运的是她有一位同样无法忍受家庭氛围而出逃的哥哥泰勒,与泰勒在一起的时光是她童年时期里为数不多的幸福片段,也正是这位哥哥成为引导塔拉走出大山的指路明灯。
之后塔拉利用一切可以见缝插针的时间来自学,最终取得大学学士学位,进哈佛,入剑桥,获得过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一跃成为美国顶尖高材生,从此逆天改命,人生翻起新的篇章。
于我来说,作者塔拉励志挣脱束缚的奋斗历程只是本书的一部分,更让我动容的一点是作者在这本自传体小说中所呈现的既痛恨不已又难以割舍的家庭关系。
即便是阴晴不定偏执固执的父亲,也在某些时刻拥有着纯粹的父爱,比如在塔拉第一次在唱诗班唱歌时早早坐在前排捧场,千里迢迢去大学找劝女儿回家只为避免上帝知道并惩罚女儿的背叛。
最后父亲离开时的那段话令人难忘:“如果你在美国,”他低声说,“无论你在那个角落,我们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仑汽油。世界末日来临时我可以去接你,带你回家,让你平平安安的。但要是你去了大洋彼岸……”
面对这样的父亲,是恨,还是感动?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在原生家庭中缺乏足够快乐和自由的亲人关系,但这种关系往往一边互相伤害,又一边互相依偎取暖,你无法彻底割舍,也无法全心全意去爱。
人生,总是如此复杂;家庭,也会让人无奈。
经历了如此压抑的成长历程,作者将心中的悲愤、不平、无助、呐喊一句句呈现在书里,几乎是毫无保留地将内心展开,撕扯,再心绪平和地讲述与原生家庭之间的依赖、抗争、出逃、新生、和解这一过程。
入学之后,随着知识和视野的拓展,塔拉逐渐明白并理解了父母的行为。他们的最初目的都是出于爱,只是这种折磨她整个童年的爱的表达方式,是父母受困于自身知识所限而呈现出来的不完整的爱。
他们付出了力所能及的打心底认为是父母之于子女的爱,却没能意识到这中爱的好与坏、对与错。因为这是他们认知里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塔拉开启新生活后面临的繁华世界与父母所坚守的大山脚下的寂静形成了强烈对比,也引出了本书最高级的立意:教育的重要性。
塔拉曾在一次访谈中说: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所以,她理解了父母的行为,也理解了时间万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
通过教育所得的最核心收获,就是用更广阔的的视野,更理性的角度,去认识和接受这世间的多元。
与父母和解,也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就像她说的:只有未来才有份量。
——————————————————————
文 | 梦游三水
图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