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以坚定的决心整治形式主义,取得了抓作风建设的丰硕成果,为推进基层减负注入了强劲动力。但作风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应当清醒认识到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针对减负成果,体现在表格中的文件、会议数量确实减少了,但隐形变异、花样翻新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基层减负不能满足于“纸面”的数据,要以“力透纸背”的决心抓落实,真正从根源上铲除形式主义土壤,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实事上。
纠治“关键少数”不正之风,把思想“正”起来。当前,基层负担“重”的直接因素就是领导干部存在工作不切实际,以“伪创新”谋求个人政绩,增加基层负担。要始终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上级党委工作安排部署上来,持续筑牢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政治根基,坚持强化理论武装,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政府党组会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树牢正确政绩观,做到“常学常新”。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能从实际出发,长远出发、从人民利益出发。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和搞主观臆断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不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步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让基层从一些无所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的推动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要竖起监督考核的“大旗”,明导向、树底线,及时纠正不正之风。要制定动态化的“问题清单”,对减负不实、涉嫌增负的事项逐个排查、挨个解决。采取“四不两直”的工作方法,搞“突击检查”“微服私访”,对典型增负现象冒头就打,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重的干部运用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纪律处分等手段,进行严厉问责,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保持“文山会海”压减态势,让基层“实”起来。严格实行计划管理,每季度跟踪调度,防止搞变通、换“马甲”。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凝聚督查抓落实强大合力。扎实开展“一票否决”“签订责任状”“基层挂牌上墙”等事项专项整治“回头看”,针对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全面了解相关问题整治情况,坚决纠治无谓增加基层的负担问题,直击“痛点”。持续推进向基层放权赋能,督促抓好容错纠错等机制落实落地,持续释放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强烈信号,营造服务型基层的浓厚氛围。
打通“数据共享”有效途径,把效率“提”起来。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共享是大趋势,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实际上各乡(镇)、各部门(单位)都是一座座“信息孤岛”,很少与其他部门产生信息互换,最终导致布置任务时“目标打架”“多头上报”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消耗基层干部的精力,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其实,与其“各自为战”,不如打破“数据壁垒”,大力推动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定期收集录入各部门(单位)所需数据,取消重复报表,加强数据共享,给基层干部留出更多干实事的时间和精力;也可在平台上收集录入各部门(单位)重点工作,根据基层实际情况细化工作清单、量化工作指标,把重复性的任务合并或撤销,合理规划督办任务完成时限,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做到基层有感。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贵在坚持,重在落实。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大力推动基层减负常态化、制度化,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营造风清气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靳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