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悉路的“台北人”因在雨夜看错了路牌而直直的把车开到了池塘里去,要不是家中的小侄女发现得及时,后果不堪设想,本是多么惊险骇人的一幕,但三毛的文字里却只有平静和自我的戏谑调侃。“来停车的台北人全不上当,很小心的避开这篇告示,停的远远地,不会见山就是山”,只有三毛这个“初恋”台北人,恰恰就相信了那块牌子,直直的自愿落水。在看书的整个过程中我曾想要来概括书中的涵义,可是总是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每一篇文章中我所能感悟和得到的总有很多,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有人曾问三毛她自以为的代表作是哪一本书?她是这样回答的:“是全部啊!河水一样的东西,慢慢流着,等于划船游过去,并不上岸,缺一本就不好看了,都是代表作。”是的,自己的东西每一样都是好的,一个完整的人生本来就是由各种快乐的、痛苦的、刻骨铭心的、风轻云淡的经历所构建起来的,所以人生中经过的每一段都无比珍贵!
读三毛的书,往往能让人通过文字上的简单和朴素,见证生命的庄重与华丽。马也好,荒原也好,雨季的少年,梦里的落花,母亲的背影,万水千山的长路都是好的,没有一样不能接受,没有一样不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