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被记住
就是这么简单,我对于PRESSone,所看到的并不是他对于版权、分发、数字内容交易之类的,只是看中了他的数字签名,可以让自己此刻的想法,记录在区块链上,不可纂改。
在《寻梦环游记》里,里面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当世界上的任何人都不记得的你时,你就会彻底的消失。
这在我看来真的极其可怕,如果自己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一些价值,没有将自己的想法、感悟、思考留在这个世界,那我的存在又是为了什么?
先说明情况哈,现在的自己喝了两瓶夺命大乌苏,一种新疆的啤酒,酒劲很大,搞得现在自己有一点小晕,而这真是自己最喜欢的状态,往往可以在看到自己内心真正想法的时候,还保留有一丝的理智可以分析。
自己应该是在上技校的时候,开始看哲学、心理学之类的书籍,说来搞笑,当时的自己是靠着他们来催眠自己的,hah。
因为当时的那些东西,自己的大脑根本没有办法消耗,然后接着手机屏幕的光,总能很快的睡去。
现在自己印象最深的书籍,就是《苏菲的世界》和《正能量》那两本书,此刻的自己,里面的内容基本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他们对自己影响,自己至今仍感觉的到。
就像是斯蒂芬的《它》,至今能让自己感到恐惧那样。
《苏菲的世界》,给自己带来的就是让自己从头开始,了解了哲学的开始、知道现在的发展历程,并开始了对自我内心的探索。而《正能量》这本书,真正的让当时的自我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插一句,现在的自己很想躺下去睡觉,可是自己如果真这么做了,自己此刻的想法,就极有可能再次被尘封。所以,不能。)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中作者举的一个例子,大意就是说,当你嘴唇两边的嘴角开始开始上扬时,你就会感觉到快乐。也就是说,在不开心的时候,你可以强迫自己开心起来,将自己的嘴角上扬,便可获得快乐。于是,有些人们便开始进行欢笑party,利用肢体上的动作,来获得快乐。
这给当时的自己带来很大的触动,自己那时,沉迷与哲学、心理学这些东西,决定论和随即论整天的在脑中纠缠,直到现在脑中还有他们的影子。
自己的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
自己前段时间在一个视频上看到UP主说,如果你感觉世界很美好,那一定是你见的太少。当时自己的虽有一些认同,但内心还是不愿相信他所言。
哲学与心理学带给自己的东西,让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处于一个纠结的状态,假如自己现在可以回到当初,我一定会阻止自己去看那些书籍,这是真的,虽然现在有那么多的终身学习者、成长者,可那不是自己想要的。
自己想要的是像《天道》里芮小丹活着的那种状态,不知道“自我”的存在,从而活出了自我,那样的生命干净而纯粹。
而不是现在自己的这样样子,进不是退也不是。
突然想起周国平老师的那篇文章,他说女人并不适合学习哲学,并不是因为她们“学不会”,而是因为她们的天性,(哈,不知道怎么表达了。)
PRESS one
或许是自己自身的经历,或其他什么东西,自己对PRESSone算是有着蛮高认同感的,这并不是因为自己购买他的token,而是,他满足了自己内心身处的需求:将自己的经历记录、保存、不可篡改、永久存在。
这也是自己在将自己的文章进行数字签名时毫不忌讳的原因(当然啦,还是有些的),因为我想留给后面的人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自己。
PS
感觉这篇文章写的好乱哦,hah,不过将自己所想写出来,挺舒服的。
你好,我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王高杰
我于2018年10月30号开启了写作系统特训营的挑战,如果你对这个挑战感兴趣,可以扫描文章下方图片的二维码查看具体规则,有任何疑问欢迎与我联系。
希望我的文章给你带来一丝启迪。
文章已通过PRESS one进行数字签名,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