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和敌我界定
1、一本小说~戈丁尔的《蝇王》
诺贝尔奖得主,英国小说家威廉·戈丁尔写的这部小说讲的是一群孩子因飞机失事,被困在热带海岛上的事情。其中戈丁尔犯了不少常识性的错误,如用近视眼镜聚光起火,而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发散光的;如大孩子和小孩子分开玩,而事实上小孩子最喜欢跟大孩子的屁股后面玩,赶都赶不走。
小说是想说明人性是恶的,没有文明制度的约束,孩子内心的野蛮天性会佔上风,甚至自相残杀,其观点是错的,并不善于观察生活,且观念先行。
2、一个心理学实验~罗伯斯山洞实验
社会心理学家穆扎费尔·谢里夫设计的实验,他挑选了两组共22名11岁的,个人情况基本一致的男孩,说到罗伯斯山洞过三个星期的夏令营。开始第一周两组互相不知道,同一组的人很快混熟,且形成自己的“部落文化”;第二周则让两组一起做游戏打棒球赢者奖励,结果视对方为对手,都有了充满敌意的想法和行动,并且“战争”逐步升级;第三周则称有外边的人搞破坏,要求两组齐心协力,结果双方对立逐渐消失,且逐步融为一体。
3、请你当社会心理学家
你可能的报告是:第一周孩子们真友爱呀,集体荣誉感强。第二周人性到底还是黑暗的!第三周为什么他们从相互争斗又和好如初呢?
4、结论
首先我们要认清的事实是,人是群居动物,都是对内团结对外仇视的,且有时为了保持内部团结而刻意去对外敌视。
其次与其他群居动物不一样的是,人在寻找自己的“部落”时,没有一个客观不变的标准。例如随机发22个男孩红色和绿色的衣服,那么他们一定会分为红绿两派。
第三不必悲观也不必乐观,人们会莫名其妙地互相敌视,但又很快可以和好如初,人们的行为不是由本性决定的,在很多时候是由所处的情境决定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