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觉得,人所以为人,除了讲物以类聚,还要有适度距离。就算出于抱团取暖的需要,也要像豪猪那样,保持在不被对方身上的刺儿刺伤的距离。
网络,让距离感更加微妙。
数年前,我在微信上把自己一篇文章转给一位比较看重的异性朋友。我们属于职业圈子虽联系不多却能互惜互赏、平坐平视的朋友,没想到对方非但没有笑纳,还抛过来一句生冷刺人的话:我讨厌那些自以为是给我转文章的人!我当然也没有客气:也好,你不会再有机会接收我文章了!言毕,秒删,遂为路人。培养一段友谊很难,毁掉一段友谊却很容易,网络可以帮忙。后来我也想过,对方那句话后面会不会还有“你除外”三个字,只是放在了下一行。呵呵。
有了这次“教训”,我也长了些记性。除了少数“扰你不商量”的铁友和称我“老师”的几位朋友,本人很少一对一转文章;就算是我的文章,如果文章内容不涉及对方,就不会冒然单发,要么放在朋友圈,要么群发。发不发是我的事儿,看不看是你的事儿,横竖本人也是一个三百人大群的群主呢!
我大概也是个比较挑剔的人,或者说有“网洁癖”:一般不会参加和动员网络投票;不会随便转文章链接;见不得一些恶俗无聊的文章刷屏满天飞;一对一转给我的文字或链接,除非是好友间的切磋或分享,除非我敬重佩服的人物,除非有特别说明,我一般不会打开,甚至会连转发者即兴秒删——朋友之间切磋文字本来是雅事,但如果出于显摆或赤裸裸的“要点赞”就没意思了。
互赏互享而不互怼互扰,是一种素质。
说到朋友圈,尽管多数人会包装一下自己,会屏蔽一些东西,但总体上代表了一个人网络形象、审美趋向、知识层次和精神风貌。本人打理朋友圈的原则与尺度:记录行踪点滴,尽量呈现诗情画意的一面,尽量带给朋友乐趣与哲思;转自己文章居多,转其他文章或链接,必是自己比较认真地读过并深有感触共鸣的,必会附上自己的荐语或引言。当然,我也会尽量关注朋友们的微信朋友圈,未必都点赞留言,却会被我视为营养。
微信点赞有个不太好的功能,手指随意一点,会强制提醒所有共同好友知晓。我觉得这是一种干扰,故一次次选择了默默欣赏、默默走过。在喧哗与沉默之间、违心奉承与内心认同之间,后者可以让我们在距离感中获得一份清澈和洒脱。
称谓是网络距离感的一个标尺,但哥呀妹呀亲呀的昵称却让标尺失衡。对文友而言,熟者自然可以兄弟姐妹互称,使用更多的则是老师。我虽然有点好为人师,却更愿意接纳老鹰、老乔、老兄、老弟这些称谓,客气一点叫东方也行。有位朋友刚加我微信时喊“鹰老师”,我说“喊老鹰即可”,对方以为“老鹰这个称呼太亲切”,我说“大约喊到第十次就不觉亲切了吧”。
有的人虽然遇见却不再有第二次!有的人一次意外邂逅就是一生一世!有的人相隔千山万水也不觉遥远!有的人近在咫尺却相隔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