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是一个课间,我走到班主任身边,问一问早上老师告诉我的扫墓的事:“老师,扫墓还有谁去呀?”老师把和我同去的人一一说了出来,又告诉我明天7:00,所有扫墓的人去政教处碰头。
“老师,他们要去哪儿啊?”我同桌孟凡问。“他们扫墓去。”老师答道。
“我想去。”“我也想去。”抗议的呼声此起彼伏。“老师,你就让我去呗。”“我回来以后肯定好好学习。”大家蜂拥而至,想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把老师给包围了。我完全可以想起一本书叫《围城》。
七八个学生围在你身边喋喋不休地对你的决策进行抗议,你能受的了吗?不愧是班主任啊!班主任竟然说问我同不同意!好吧,我先撑一会儿。
“我要去,你同不同意?”程用上来就是这句话。此时我是崩溃的!同意什么啊我同意!同意了你说和老师怎么说?再说我也想去啊!不同意,不同意也难办啊!同学关系还要不要了!
“我也想去,你让我去,让我去行不行?”说话的是谢娇靓。谢娇靓和程用平时关系杠杠的,现在……唉!还是本杰明·迪斯雷利说得对: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我俩石头剪子布行不行?”程用用她的大嗓门说完这句话以后,没等我说话,就开始了和谢娇靓的“决斗”。
第一局,平局。她俩干脆一直这样平局下去好了!我还不用纠结了呢!
第二局,程用胜。“我赢了,我赢了,你赶紧跟老师说,你同意让我去!”程用在2s(秒)之内说完了这句话。
我犹豫了十几秒。“你看你怎么这样呢?我都赢了,你得让我去!”程用的“狮吼功”炼的还是不错的。
“行了,你们就别难为她了。”就连我们班主任都看不下去了。“你就说声‘行’就行,行不行?”程用继续软磨硬泡。我可受不了她这吐沫星子了,只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老师,她同意了。你快说‘行’!你快说‘行’!”程用的举止用东北的一个成语来说就是破马张飞!
我同意?同意哪行?“行……才怪!”“行”字刚被我吐出来,程用就面向老师,准备申请扫墓的名额。
程用的动作僵在了半路。“得写作文。”班主任突然说。“哦。那我不去了。”程用说。“我也不去了。”谢娇靓也不去了。说完,二人走出了教室。
我算是见识了什么叫“树倒猢狲散”!佩服!佩服!只是一句话,竟可以让一群人一哄而散!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第二天……
我和大家一起在政教处等学校的老师。来的是主任!我就怕主任记得上回我去老房子后!
可能是主任不说,也有可能是不记得我了,主任什么也没说。我总算松了一口气。
我以前去扫过墓,好像都是学生会的。这次和上次不一样了,我退出了学生会,去的人是老师选的。
但是,这次的环境和上次差不多。天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这是我最喜欢的天了。很少有人喜欢阴天吧,一般都是喜欢晴天,然后是雪天。
还是像上回一样,走着去。也不远,来回也就五里地吧,还是平地。想当年,我走山路走了九里地。算了,“好汉不提当年勇”。
走过了大约两里半,就到公园了。有好几个学校的学生代表已经来了。我们找个空地一站,等还没来的几个学校。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中学的学生代表来了。这架势,来了一个班,八九十人呢,还拿着锹!扫墓用的着拿锹?我甚至想起了《盗墓笔记》!我说的是实话,不是对烈士不敬,我总觉得烈士们会伤心的!
我们进了公园,像一支浩大的、纪律较为松散的军队。扫墓,在我的印象里应该是几个人拿着扫帚,在纪念碑前,把地扫得一尘不染。
而现在呢,跟游行似的,谁一瞅,这是要干什么?现实和想象总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我们很快就走到了纪念碑前。我们要做的不是扫墓,而是听两个来自“异国他乡”的学生在那儿说半真半假的话。
“历史不会忘记你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你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你们……”我心中冷笑:“历史和共和国的记性不会那么差,但是你们就够呛了。”
我也很无奈啊。扫墓,打扫打扫纪念碑旁边,这才是扫墓该做的事情吧。现在呢,在这虚情假意地演讲有什么用?烈士们都“感动”哭了吧。
然后就是献花圈,花圈不知道什么时候买好的,就在纪念碑旁放着呢。找两个学生把花圈往纪念碑上一靠,就算献完了。我还听另一个学校的学生代表说:“给姚铮带一个回去。”姚铮,是我妈同事家的孩子。
那两个其它学校的学生代表又接着读了一些,仪式结束。扫帚和锹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各个学校的学生代表都分道扬镳,各回各学校了。
我们刚刚走出公园大门,正好看见几个小学生打车回学校!我都没想到,厉害的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