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痴迷于用户体验,并以“机制”而非良好的意愿做好用户经营”,是亚马逊成功的秘籍。 “按灯制度”就是亚马逊解决客户投诉的良好工作机制之一。
按灯制度来自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在丰田生产线上,一线操作工人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有权按下按钮,直接停止整个流水线,让问题暴露出来,马上解决。亚马逊没有生产线,就把按灯制度用到了客服系统上。
亚马逊的“按灯制度”,是不管一个商品卖得有多好,或者一个促销规则有多么成功,只要这个商品或者这个促销规则收到两次以上的同类问题投诉,一线客服人员就有权力直接按下“红灯”键,将这款商品或者这个促销规则直接下架。直到被客户投诉的问题彻底解决,才可以重新上架。
这与常规做法,如增加客服人员数量、缩短投诉响应时间、用免单返券等补偿措施来安抚客户等等,是非常反常识的做法。
在亚马逊中国前副总裁张思宏的《用户经营飞轮》书中介绍,亚马逊规定,所有员工每两年必须去担任几天客服,包括公司高管以及创始人贝索斯。
有一次,贝索斯正在客服人员旁边学习如何处理投诉电话,有用户打进来,说自己收到的草坪家具送来时有破损。客服人员向用户询问产品编号,然后指着网站上的图片对贝索斯说,“我敢打赌,他说的一定是这款草坪躺椅。”果不其然,当用户报出产品编号时,就是这件商品。
贝索斯很意外:你是怎么知道的?客服回答说:这款躺椅的包装箱特别薄,而这个用户所在区域的快递商总是野蛮装卸,这两个因素加起来,就让这款躺椅在这个地区的投诉率特别高。
贝索斯还在思考中,客服继续说:你看,我已经按照规定动作,给用户道歉、换货、赔偿了,但其实没什么用。我相信,当下周用户收到调换的新躺椅时,一定还会有破损。类似的问题我们反映过很多次,但处理流程很慢,品类经理是按月来排查退货率和投诉率较高的商品。在这期间,我们一线客服只能看着一个又一个用户被同样的问题困扰,无能为力。
这番话让贝索斯瞬间暴跳如雷,他不顾销售部门的强烈反对和财务的成本压力,力推按灯制度,授权给一线客服人员:不管这款商品卖得有多火,只要符合按灯规定,就立即下架,通过这种方式来倒逼相关人员马上解决问题。
张思宏也亲眼见证过按灯制度的威力。那时他刚刚加入亚马逊,在成都客服中心旁听客服人员接电话。当时卖得最火的一本书是柴静的《看见》,有用户打电话进来投诉说,他收到的书第100页和101页连在一起,没有裁剪开。
客服小姑娘在承诺补寄一本新书、赠送10元礼品卡等标准操作之后,挂断电话,在商品页点出一个对话框,输入一行字“100页和101页未裁剪开”,后台显示这个问题已经有用户投诉过,小姑娘继续按几个键,然后,这本月销售额上百万元的爆款图书就瞬间下架了,没有经过任何请示和批准!
这一系列操作把张思宏看傻了:如果一线客服频繁“按灯”,大量商品下架,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怎么办?“按灯”按错了,这责任算谁的?
他随后了解到,亚马逊有规定:不良按灯率不能超过2%。也就是说,员工按了100个灯,经过工单彻查后,不能有超过两个错误按灯。
如果这个指标超标了怎么办?可以有三个选项:
1.颁布责任制度,按错灯的客服人员要承担相应责任。
2.修改按灯流程,两个以上商品下架必须经过组长审批,5个以上要经过经理审批。
3.进行客服培训,减少他们的错误按灯率。
张思宏当时选择第1和第2选项,他修改了按灯流程,规定两个以上商品下架必须经过组长审批,5个以上要经过经理审批,20个以上的要总经理审批。凡是不遵从这个规定的人,绝不姑息。
结果,张思宏被他的上司,亚马逊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
“Peter,你这是彻头彻尾的官僚主义!难道你真的相信,那些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喝着咖啡的经理,会比那个正在和客户通着电话、聊着家常的员工更了解发生了什么吗?为什么你要把‘按灯’的流程搞得如此复杂,让一线员工无法最快速、最有效地帮助我们的用户?如果是培训的问题,那我们就解决培训的问题;如果是人的问题,那我们就解决人的问题;如果是系统的问题,那我们就解决系统的问题!”
显而易见,如果不良按灯率超标,管理层绝对不能修改按灯流程,因为一旦修改就失去了快速响应的意义;就算客服人员按错灯,也不用负责,要负责任的是管理层,他们必须去想办法,从招聘、培训、系统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在金融业,消费者投诉一直是顽疾。如今年以来,银行业消费者投诉事件达到15万件,呈不断上升趋势。虽然监管机构对各金融机构提出强化消保制度建设,压实银行主体责任,加大处罚力度,加强在源头进行治理。但从治理效果看,远未达到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效果。
目前,金融业处理投诉事件,首先是加大对基层网点的客户投诉考核力度,做好客户的安抚工作为主。其次根据投诉的类型,对于影响较大的,才反馈给相关业务部门。流程一般是:
第一步:消保部门将客户投诉问题反馈到相关业务部门。
第二步:业务部门进行调查研究,找到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案(耗时较久)。
第三步:业务部门协调IT部门,达成共识,修改流程或系统。(需分管领导层协调,立项后才给予解决)
第四步:IT部门同意修改。(修改时间不好控制)
第五步:业务部门需与HR部门达成共识,因为改变数据可能对年底相关人员的绩效考评产生影响,但是KPI指标可是年前就制定好了。
第六步:财务部……
第七步:法务部……
造成这一原因,主要是:
(1)内部职能部门的KPI考核指标中缺乏与客户体验直接相关的内容。
(2)在个案和业务流程层面,缺乏反向驱动的工具。
金融业能否借鉴亚马逊“按灯制度”,解决投诉这一顽疾呢?
应该是可以的,只要和客户体验相关,实施“按灯“后,能真正实现两个核心价值目的,可以纳入”按灯“范围。如:
(1)业务流程(极不人性化的柜台业务办理手续/下单付款步骤/酒店入住和退房的程序等)。
(2)内部支持产品(年化收益率报告/运营数据/技能培训等)。
(3)政策/规定(退换货政策/客服代表上岗考核及评级标准等)。
若能处理好,可解决两个层面问题:
(1)让客户远离可以预见到的伤害。
(2)反向驱动内部整改,解决流程层面的问题,从根本上预防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金融业可尝试建立“按灯制度”,从源头控制潜在投诉风险,降低消费者的投诉量,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